吴春波:华为干部管理的八大系统

要把干部交给制度来管理,而不是交给理念,也不是交给领导。要回归制度,相信制度的力量。

1.干部是特殊的人力资源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对干部下一个定义,干部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干部在人力资源中、在管理体系中,是一个职位,不是一个职务。在中国,干部是最容易让人联系起来的是职务,但在企业中,干部其实是一个职位,是企业中必备的职位,但是这个职位很特殊,特殊之处在于这个职位有下级,也可能有上级;员工没有下级,只有上级。

第二个特点,干部这个职位为要三种绩效负责,这是和其他职位有差异的地方。一是要为本人绩效负责;二是要为组织绩效负责,为部门团队绩效负责;三是要为下属绩效负责,下属如果做得不好,也是干部的绩效责任。这是干部的特殊性,与组织绩效、工资绩效关联极大。

第三个特点,干部这个职位是特殊的人力资源。所谓特殊性,是指当干部不是人人可为的,因为有很多来自天赋、来自悟性、来自实践,并不是有学历、有资历就能当干部。对于此,有些企业的认识还不到位,比如很多企业的职业生涯设计,就是员工的绩效干好了,就能升职。其实干部需要特殊的管理能力、经营能力、人力资源能力及其他很多特殊的能力,这是职位的特殊性所在。

为什么互联网企业现在也这么重视干部管理,阿里搞政委制、小米成立干部部。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这些互联网企业、新经济企业开始重视管理了。经济可以虚拟,管理没法虚拟,所以他们正在向传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或者说企业管理回归,老老实实在补课。

2018年很多互联网企业倒下了,可能有商业模式问题,也有其他问题,但很重要的是跑得太快,人才招聘太多,管理跟不上。管理200人很轻松,管理2000人是需要管理体系的。互联网可能带来颠覆性的商业模式,但管理的基本规律颠覆不了,管理的常识颠覆不了,管理体系构架的课缺不了,缺了课是会出事的。

在这个基础上,大家开始重视干部部的设立,起码先建个机构。建立干部部这样的机构,其实不算是新鲜事情,在我们党和政府系统中,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是并存的,我们早就有了这个机制。

2.干部的首要作用是承担责任

为什么企业要这么重视干部?

第一,因为干部的特殊作用——责任主官。任正非一直叫干部为主官,在公司的文件里,员工发现任正非讲话怎么有错别字,“主管”写成了“主官”,但任正非讲的就是“主官”。主官就是第一把手,第一把手是对整个组织负责的。主官不一定只有一个,在《亮剑》里,李云龙是主官,赵刚也是主官,一个是军事主官,一个是政治主官,主官更强调责任性,要为自己管辖控制的一切负责。

第二,各级干部都承担着传承、培育、延续公司文化的重要使命。在企业里,普通员工往往很难见到老总,尤其是大老总,只能通过讲话、故事、传说来了解。干部是身体力行的,需要做到带好队伍,让下属认同老板,所以必须肩负文化传承的责任。

第三,干部肩负着人力资源培养的责任。现在很多干部都是“不务正业”,眼睛只盯着业务,这叫“眼中有事,目中无人”,都是“伟大的个体户”,什么事都是自己干,亲力亲为,但是不关注队伍建设,不关注下属培养,不关注文化建设,不关注氛围建设。

原因是很多干部都是专业人员出身,自己干得比较好,当官后还是业务高手,而不是管理高手,缺乏对自身领导力的提升,甚至没有这个概念,单纯认为业务好就行,不管下面“鸡飞狗跳”,这就是没有组织的力量,没有团队的力量。强化干部管理,就要使各级干部承担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需要各级干部去做,不做的话,人力资源管理就没有腿,这是干部的一项特殊作用。

干部的作用很大,责任很大。但从反面讲,干部是容易出问题的。干部出了问题,带来的影响很大,会影响一片人,员工出问题只是个案,损失和负面影响都比较小。“没有坏员工,只有坏干部”,这是真理,就像“没有坏孩子,只有坏家长”,真理一样。员工出了问题,很多原因在于干部,因为干部的管理不到位,下属才会出问题,比如干部的懈怠、不思进取、保守、安于现状,等等。为什么说“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关键在干部”?就是强调干部的责任重大、影响重大。

在华为,员工出了问题要惩罚主管,就是因为责任问题。

2019年1月,任正非提出了“三个祛除”:一是祛除平庸的干部。就是整天坐着,没有追求,也不追求挑战的干部。二是祛除惰怠。在华为,惰怠是广义的腐败的组成部分,一个干部干了二三十年,觉得该歇一歇了,该过好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了,奋斗精神就消失了,一旦一个干部的奋斗精神消失,团队的奋斗精神肯定也消失了。三是要祛除“南郭先生”,就是滥竽充数的人。

任正非在讲话中说:“华为进入战时状态,不能再陶醉于过去的成功,不能再把自身利益、自身得失看得那么重。”这就是强调使命感,冯仑讲过一句经典的话:“把自己的事儿不当事儿,把别人的事儿当事儿就叫使命感。”所以,一个干部得看到组织的绩效、公司的绩效、公司的利益,如果整天只算计自身的利益,就不叫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