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外派人员的选拔和委派

理论上,人员外派能将企业集团的触角伸长,并通过外派人员对下属企业的影响,引导企业朝着企业集团希望的方向发展。由于外派人员身上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那么,外派人员本身的品德、素质及能力尤为重要,但是如何保证选拔到合格的外派人员?如何保证外派人员在派驻期间能真正从企业集团利益出发……

外派人员的选拔

(一)任职资格

任职资格可分为法律层面规定的硬性任职资格和企业期望的软性任职资格。

1.硬性任职资格

硬性任职资格主要是指外派人员的身份要求,诸如是否必须为股东?国籍是否有规定,是否必须在国内有住所?曾犯有贪污、贿赂、侵占财产等经济罪的人是否有资格?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受限制的人是否可以担任外派人员?个人负债数额较大且到期末清偿的、某些特殊职业的人,如军人、公务员、证人、律师,是否可以担任外派人员?是否可以身兼多职,如董事、监事、外派审计等,能否兼任外派人员?

2.软性任职资格

软性任职资格是指外派人员的职业化道德、受教育程度、知识结构、历史经验、工作能力、责任心、对业务熟悉程度、年龄、性格等标准。诸如,外派人员要求具有正义感、能恪守职业道德底线、不被利益所同化,必须为公司利益、按照股东大会的要求,而不是为了自己或公司以外的人,行使自己的权力,以及具有经营、财务、法律、金融等方面的知识等。

(二)选拔渠道

选拔渠道是保证选拔合格外派人员的保障,可以从企业内部选拔合适人选,还可以从企业外部选拔。例如,可以从外部中立机构,如会计事务所、经验丰富的离退休人员中,选拔合格的外派人员。

(三)人员结构

外派人员往往不止一人,一般是董事、监事、财务、审计之间的组合。因此,为了保证做出科学的决策,需要对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年龄、性格、来源渠道等做合理搭配。如董事可分为执行董事(或内部董事)及外部董事,其中,外部董事又包括外部独立董事和外部非独立董事、专职董事与兼职董事,由于来源不同,使得他们的认知角度、知识经验都存在较大差异,有助于他们做出客观判断、客观决策。

(四)选拔方式

对董事、监事的选拔主要采取累计投票法,也就是各股东有与选任人数相同的表决权,可以集中于某一个候选人,也可分散行使表决权。对企业集团,子公司董事、监事的选任可以采用提名委员会提名与大股东提名相结合的方式。

外派人员的管理

(一)就职宣誓

外派人员宣誓就职并非新鲜事物,外资企业有一套完善的就职宣誓制度。一套完整的宣誓程序不仅仅是集体喊几句口号,就职宣誓应该有针对性,它应该不仅包括宣誓的内容,还应包括惩罚措施,对外派人员的威慑力将大大增强。因此,通过建立外派人员宣誓制度,可以增强外派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督促外派人员遵纪守法、加强自律意识,从而维护企业集团利益。

(二)外派人员的任命与调配

“谁任命,为谁服务”,对外派人员的任命与调配权基本决定了外派人员的利益立场,因此,企业集团必须牢牢掌握外派人员的任命权与调配权。当外派人员进入派属公司工作后,即使下属企业认为外派人员不能胜任工作,也无权自行更换和调整,必须由企业集团按照规定的程序决定任命。

为了防止外派人员由于与下属企业一起工作时间长,而被下属企业同化,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企业集团要定期轮换外派人员,以减少道德风险。通常情况下,轮换周期可以为2~3年,但是,如果出现可疑情况,可临时做出调换安排。

(三)明确职责与权利

外派人员是带着企业集团使命奔赴下属企业工作的,要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必须明确外派人员相应的责、权、利,三者要对等。有责无权,外派人员力不从心;有权无责,外派人员易产生腐败;有责、权无利,外派人员积极性不高。因此,要明确外派人员与下属企业之间的工作接口,让其在职责范围内行使职权,下属企业也无权要求外派人员从事其职责以外的事情。当外派人员遇到在自己职权内无法处理的可疑情况,应及时向企业集团汇报,使他不仅能够代表企业集团参与下属企业的管理,还能管理好下属企业。

(四)有效激励与约束

薪资激励与任命一样重要。

首先,外派人员的薪资由企业集团发放,而非下属企业,从而确保外派人员能够维护企业集团的利益。

其次,外派人员业务素质与职业素养相对较高,并且外派人员的身份是确保外派人员代表企业集团利益立场的关键。

最后,为避免外派人员缺乏服务意识,甚至因为“山高皇帝远”,外派人员“我行我素”,与下属企业水火不容,影响企业集团的整体协作,要明确外派人员接受企业集团与下属企业的双重绩效考核。

(五)有效沟通

外派人员是企业集团伸出去的触角,因此,外派人员除了要将下属企业的日常经营信息、突发情况及时报告企业集团外,还应该建立外派人员定期述职制度,从而让企业集团能定期掌握外派人员的工作进展情况和工作思路。述职也应该成为企业集团考核外派人员绩效的重要信息来源。

(六)外派人员的培训

外派人员需要培训与辅导,对外派人员的培训不仅包括公司背景材料、与高层经营者会面、参观公司有关场所等,还包括有关法律、法规、财务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风险等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