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长实行目标自我控制的最好方法是分解目标,做到对不同时期的目标侧重点不同。例如,旺场时侧重销售,淡场时侧重培训。
一、使用鱼骨图
鱼骨图可以形象地诠释门店的目标管理:鱼头部分可视为门店的既定目标,鱼身鱼刺部分可视为分解的目标。在门店的目标管理过程中,分解的目标包括人员分配、时间分配和物资分配等各种要素,目标分解的最大好处是使店长能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掌控。
店长在日常工作中,要学会使用鱼骨图分析遇到的各种问题,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再利用资源完成小目标,最终实现管理的目的。制定的目标应分为三个层次,即保底目标、正常目标和挑战目标。日常工作中,店长要带领团队向保底目标努力,完成保底目标后,继续向正常目标努力,最后尽量争取达到挑战目标。
二、分解目标
依据鱼骨图的模式,在分解目标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制定的目标既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要保证员工在努力之下能够完成。
第二,对于上级制定的目标,店长要用动态前瞻性来管理和分解,要对整个目标进行总结,经常思考超额完成指定目标的方法。
三、实施目标
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店长要学会修正自身的行为,要能根据既定目标修正实施过程中的不当或错误行为,及时改正,向正确的目标前进。一旦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店长要及时向上级反馈,以期得到上级的资源支持,从而顺利完成目标。
四、检查实施结果奖惩
店长要对工作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实施结果进行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在对实施结果考核的过程中,店长不能对业绩好的店员和业绩差的店员一视同仁,否则会导致考核结果不公,导致员工工作心态失衡。
五、PDCA目标管理系统
在PDCA系统中,P指计划,D指执行,C指检查反馈,A指改善、改进。PDCA是一个循环往复的系统:对于任何目标的管理,都是先制定计划,然后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通过检查发现不足,然后进行改善调整,改善调整后的内容又会成为新的计划,周而往复地循环,大循环中又有小循环。
在制定目标时,店长要首先从制定经营计划出发。计划制定得越详细,实施的过程就越容易。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门店的经营计划当作简单的市场量考核。
制定的目标不能遥不可及,也不能太低。店长在经营门店时,一定要遵守经营目标与管理目标相辅相成的原则。经营的目的是获得利润、赢得业绩,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经营的成败。因此,店长必须要经营和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店长制定的目标一定要清晰、简明和合理,也就是说,店长在制定相关目标时,不能太复杂,要切合门店的实际情况。店长在制定评价标准时,一定要秉承通俗易懂、易于执行的原则,采取能量化的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要进行分解的办法。
六、目标承诺兑现
在某家门店中,店长规定店员考试必须自觉、积极,可是店员们大都不愿意学习,这让店长感觉十分痛苦。他想不通自己的这项规定明明是为了店员好,为什么他们却不配合、不支持。
后来,经过培训,店长了解到他制定的规定中缺少奖惩制度。于是,他就在规定里加了两条:凡是通过自学且通过考试的,给予全店表扬并发奖金100元;考试未通过的店员不仅要予以全店批评,还罚款50元。
奖惩制度完善之后,店员的学习热情马上高涨起来。然而,在许多人通过考试之后,店长并没有完全履行自己的诺言:他只是进行了全店表扬而没有发奖金,并且,没有通过考试的店员也没有受到惩罚。店员们很快就失望了,于是门店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在案例中,门店之所以最终又回到初始状态,根本原因就在于店长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没有及时予以奖惩。这则案例告诉人们:门店一旦确立奖惩制度,店长就应该留出预算,使奖惩制度得以兑现。
七、目标进行PK
每一家门店的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门店业绩做的更高,而这似乎并不是员工的期望,他们更希望得到舒适的环境,干最少的事情拿最多的钱,传统的薪资管理方法似乎也很难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有一个门店自开业半年以来周日的业绩从来没有超过周六的。店长想打破这个记录,第二天早上,组织当班的员工开晨会,开场的时候问了两句话:“大家知道昨天A班的同事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吗?大家希望这个单日销售记录是由A班的保持,还是由我们B班的同事打破呢?”
这两个问题在任何门店,任何时候去问,得到的回答一定是相同的,接下来就会定目标,然后细分到个人身上。
然后,采取PK的激励方式。店长接着说:“接下来玩一个游戏,就是在今天晨会上承诺做到第一并且最终实现的人今晚直接奖励1000元。”话音刚落,个人指标第二的员工马上报出了一个超出第一的数字,而后面的场面更是热闹,他们就像拍卖会一样不断地向上报价,总目标由原先的7万元提升到11万元。
店长并没有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到了晚上下班后,那名员工完成了自己的承诺,当天的业绩也超过周六的业绩。
从案例可以发现,员工都有不认输,争强好胜的心态,采取个人与个人、班组与班组的PK方式,使得门店与员工之间拥有共同的目标诉求,从而大大提升工作效率。让员工自己提出承诺,这种承诺比奖金对他们的激励效果要大得多。
八、目标管理误区
曾有人问:“为什么制定的目标管理,员工一点不感兴趣?”不少店长制定目标很兴奋,想想也很激动,但具体落实的时候,员工总是一点都提不了劲。为什么呢?关键在于对目标认识不透彻。目标管理必须具备三个特点:保证主动性、共同参与性和结果性。
(1)首先管理者要明白目标管理的目的是将“要他干”转变为“我要干”。既然是要遵循这个特点,店长制定目标时必须让员工认识到目标与自己的关系。
人有几个特性:
懒惰性:能偷懒的时候会想办法偷懒,努力工作无益的时候会松懈自己,比较中发现不公平的时候就选择逃避或消极应付。所以目标制定中有激情目标与没有涉及员工的利益是最为核心的,有所侧重员工就会全力以赴,否则会全力应付。
贪婪性:人的需求很难满足,通过伦理教育只不过在道德层面约束其天性。就如男人看见美女都有冲动,只不过场合表现合适不合适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人在同一个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同样的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目标管理在实际操作中是动态的,要充分符合人性的需要变化。
表现性:人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喜欢在他人面前体现一种优越性,如果这件事情能让他体现自我价值,那么他就会发挥自己充分的主动性。
(2)目标制定出来大家一定要协商。很多店长把目标当作任务去经营,这样工作就出现只有上对下的要求,没有下对上的反馈,无法达到一种平衡。员工不参与,那么目标就变成店长和老板的目的。
(3)目标一定要与考核机制有效结合。人人喜欢自己享受成果,但人人又害怕呈现在上司面前。目标的合理制定与搭配相之配套的绩效管理,这才是真正刺激员工投入的基点。
小贴士:终端促销活动中的目标分解与激励原则
高总在总结刚刚做完的一场促销活动时发现,导购员售卖的产品中80%左右都是微利的特价产品。他很困惑,明明动员会时提醒员工尽量不要卖特价产品,而且会上大家也都群情激奋,纷纷宣誓要挑战自己,立下军令状表示售卖正价产品与新产品的比例不低于销售额的70%,但结果是……
高总非常疑惑,于是让我帮着分析。我看了看激励政策,发现卖正价品与特价品的激励是一样的,而卖新产品只比特价产品多10元。
我说:“高总,假如你是导购员,你觉得卖特价品容易还是正价产品容易?”
“那当然是特价产品。”
我又问:“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容易的卖呢?量大提成也多啊。”
“老师,我明白了。”高总思索片刻后顿时恍然大悟。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同等激励之下一般人都会选择付出最少回报最多的事情,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那卖新产品比特价品多10元钱,为什么人家也不卖呢?”高总接着问。我回答到:“很简单,因为新产品价格高,推荐难度角度,耗时长,所以人家也要算成本啊,显然这个激励对他们缺乏吸引力,也就是所谓的激励不足。”
从高总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一条结论:要想导购员卖什么样的产品,你就得做什么样的激励方案。“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合理的激励方案可以确保导购员售卖利润最大化的产品,从而确保活动的利润最大化。那么促销活动中目标分解与激励有哪些原则呢?
1.个人与团队兼顾
在制定激励政策时,很多老板有个误区,认为只要奖励个人就够了。其实这是错误的,注重个人激励在于多劳多得、清楚明了,有利个人发挥积极性,但是问题在于容易产生抢单、缺乏协作等现象,造成团队的不和谐。
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只有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所以在奖项设置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要设置一些诸如最佳优秀团队、团队终端维护奖、最佳销售团队等奖项,让大家在个人竞争的同时也能达到团队协作与共同成长。
2.精神与物质兼顾
很多老板认为导购员激励只要给钱就行了,这也是一个误区,钱很重要,但是导购员更需要精神层面的认可与肯定,所以在奖项设置的时候也可以设置一些诸如:最佳活力奖、最佳服务精神奖、最齐心协力团队等奖项,
3.考核结果也要考核过程
最终的业绩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如果只考核业绩也会产生很多问题,所以可以设计一些过程性考核,比如门店陈列考核。
4.长期与短期兼顾
在激励的时候也需要适度考虑长期与短期的结合,一个家具业大佬的成功经验是“要分好钱,有些钱可以今天分的绝对不要等到明天再分”。其实调动员工活动期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员工每天都见点钱,这是最有杀伤力的,所以该发的钱能今天发就绝对不要明天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