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活动的玩法非常多,比如打卡/签到、抽奖、拼团等,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种玩法叠加的,还可以是某种元素进行替换,如打卡领红包变成打卡赠与荣誉勋章等。之前章节中讲过的社群分享和用户会诊,也属于社群活动玩法的一种。
在设置社群活动玩法时需要遵循两个原则:创意性和可操作性。
①创意性。
活动的创意性可以从具体的玩法上创新,比如之前最多的是满额立减、满额送形式,到现在的帮砍、拼团,再到各种挑战赛等。如果具体玩法上无法做到创新,就从活动噱头、利益发放形式,甚至在活动宣传上创新,比如像上文提到的“逃离北上广”活动:这场活动的本质就是通过免费赠送机票,从而为私域流量池引流。但是从活动的噱头到活动福利的领取方式,以及活动前期的预热宣传,都可谓是创意十足。
②可操作性。
活动的可操作性从两个方面来体现:第一,从运营策划的角度来讲,你策划的这场活动,要能被执行。这点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就是你做的活动,你要有能力做得来,这里可能就涉及公司的预算、提供的资源等条件限制,需要我们运营策划人具备足够的整合能力。第二,从用户的角度来讲,参与活动的成本越低,参与度就越高。用户参与你的活动,理解你的活动规则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成本和脑力成本,这场活动注定会失败。这跟需求三角模型中的消费成本其实是同一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