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忘初心

【往往有的企业一开始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但做着做着就跑偏了,兼并啊、收购啊、股东价值最大化啊,这些一做就跑偏。】

 经营企业万变不离其宗的一件事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如果你不去为客户创造价值,那你这家企业离死就不远了。但是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些老板做着做着就跑偏了。

我是生产通信产品的,比较关注生产通信产品的企业。比如现在没有诺基亚的手机了,包括中国的小灵通手机也没有了,这些企业一开始设计手机的时候,是真心诚意站在客户角度来设计的,不管从外观、性能还是年龄层次,他们研究的非常到位。但是他们一旦成功、挣到钱之后,就什么都想干,最后客户去哪了?还是给客户创造价值吗?慢慢忽略了这个宗旨,这是最要命的事。

一定要给客户创造价值,而且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要为客户创造价值。往往有的企业一开始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但做着做着就跑偏了,我认为这是最要命的事情,甚至现在有的企业弄虚作假。我一次无意中看了北京电视台的一个栏目,栏目说我们在外面吃火锅时,红油火锅竟然用化学原料,好的红油火锅倒进汤里面都能熔化,而用化学原料的则浮在上面,下面是白水,这些企业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防不胜防。我从心里想告诫这些中小企业的老板们,告诉跟我一样的人,千万要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宗旨,不能创造价值没有关系,慢慢来,但是千万不能干伤天害理的事。

很多企业一开始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时候成功了,但是有钱以后不为客户创造价值了,想的是股东利益。现在有些企业收购成风,但收购不是为了客户,而是为了资本报表好看。只要不为客户创造价值,只想着兼并啊、收购啊、股东啊这些,最后一做就会跑偏。股东价值最大化,这话并不一定完全对,没有客户哪有股东啊,没有市场哪来的股东啊。

4.在磨炼中成长

【在没有变化时,做好变化的准备。在变化来临时,或者以不变应万变,或者以万变应万变,这样就可以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战胜风险,渡过难关。】

 

几十年来经济发展的风云变化,我们记忆犹新。在我的印象中,对生产企业产生冲击最大的,是这样几种变换:

第一是由卖方市场向买房市场的转变。改革开放之初,很多商品都是供不应求。从电视机、电冰箱到手机、电脑,往往是这边还没有生产出来,那边的订单就已经排满。而现在呢?生产厂家越来越多,生产技术越来越高,每个商店的柜台上,都摆了一堆又一堆。你的产品好,人家的产品比你的还好;你的产品便宜,人家的比你的还便宜。你没有任何机会选择顾客,只有顾客挑三拣四选择你。

第二是由低成本向高成本的转变20年前我刚办企业的时候,一般一个工人的月工资只有300元到400元,而现在达到了3000元到4000元,相当于过去的10倍,同时还要为工人缴纳各种保险。企业可以少给工资,但没有人来上班,即使来了,也不会给好好干。

第三是由一般竞争向激励竞争的转变。过去做生意,在很大程度上赚的是地区之间的差价。而现在,通讯格外地发达,信息格外地灵通,你知道的消息,别人也都知道。一看什么东西赚钱,马上就会有一群人涌上来,于是就形成一种无序而残酷的竞争。每一场竞争,都有一些企业死去,都有一些企业活下来。

第四是各种商品市场,也多是瞬息万变。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很多人都属于“模仿型”和“排浪式”消费。别人买什么,自己就想买什么。别人说房价要大涨,自己就急着要买房;别人说房价要大降,自己又跟着心慌。反映到市场上,则是需求忽冷忽热,价格忽高忽低,导致很多企业都患上了“重感冒”。

以上都是共性问题,具体到每家企业,也是各有各的变化,各有各的难处。我算了一下,二十多年中,我们公司仅搬家就搬了三次,这也是我遇到的最大的挫折和麻烦。

一开始,我们在海淀的五道口租房,一年租金二十多万元。但刚刚租了三年,房东就说涨价,而且涨得很多。因为我们公司的利润本来就不高,总不能都用来交房租啊?于是决定第一次搬家。

东找西找,终于在清河毛纺厂找到几间厂房。这个地方有点远,但房租比较便宜。我在市区住,每天都是从八达岭高速一直往北走,到清河。合同签了三年,但刚搬来第一年,就得再搬,因为这里要改造成住宅小区。

这一次是第二次搬家,我们在昌平马连店的一个村里租了房子,又签了三年的合同。我心想这下没问题了,于是投入十几万元,对厂房进行了装修。地面、墙面、屋顶都做好了,水、电、暖都通过来了。为了早日恢复生产,所有的工人都夜以继日地搬运和安装设备。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可以开工了,全厂上下都非常高兴。

而这时,政府拆迁办在我们租的房子大门口贴了一张告示,说我们租的这个院子已经列入了拆迁范围,限我们于某月某日之前,将物资设备全部搬出。我们傻眼了,赶紧找房东,可他躲着不见,电话也不接。后来听说,他早已获知了拆迁的消息,而且拿到了巨额的补偿款。

我们生气了,既然知道房子要拆迁,为什么还要出租?这不是明摆着坑人吗?我们找拆迁办,人家说这是我们的个人纠纷。我们给政府写信,也没有回音。那一段时间,我感到非常无助和无奈,甚至几次望天兴叹,办企业,为什么就这么难?后来,我们终于堵住了房东。生气的话,说了一千遍一万遍,但到最后,该搬还得搬。看我们损失太大,找的又急,房东勉勉强强给了我们5万元钱算作补偿。

第三次我们就搬到了现在这个地方,在天通苑以北、回龙观以东。虽然位置比较偏僻,但厂房比较宽敞,交通也非常方便。从2002年搬在这里,至今已经13年。

几次搬家,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一是经济的损失,直接的损失达几十万元,间接的损失达上百万元。二是人员的损失。每搬一次家,都会流失一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一次次地搬家,一次次地停产,一次次地放假,必然要影响员工的个人收入。可谁都要养家糊口,怎能在你这里干等?所以每一次搬家,我的心都像刀割一样疼。

现在回过头去再看那段经历,我突然发现,千变万变,一搬再搬,我不还是我吗?工厂还在,工人还在,产品还在,客户还在。只要宗旨不变,目标不变,追求不变,信心不变,就会越变越大,越变越好。

无论什么事物,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但其本质或规律不会变。明白了这个道理,心里就会多一份自信和坦然。在没有变化时,做好变化的准备。在变化来临时,或者以不变应万变,或者以万变应万变,这样就可以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战胜风险,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