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别让“补短板”误了你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木桶理论”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热词,“补短 板”也成了众多企业走出困境的希望。“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 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乍一看,这 句话挺有道理的,如果不把短板补长,桶里的水肯定装不满,所以必须把
精力放到补短板上。
后来在实践中不断思考这个问题,感觉有点不对,补短板自有其道 理,但问题是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存在短板,而且短板不止一个,就这样 补了一个又补另一个,刚补好了这个,那个又短了,结果岂不是补得没完 没了?何时才是个头?我们都知道,短板往往是薄弱的地方,又是很难的 地方,所以补短板是不容易做到的,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如此一 来,大家不都是陷在短板中出不来了?一天到晚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短板,
补来补去无尽头!
在我看来,木桶理论的作用更多体现在管理上,通过补短板来提升企 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而在战略上就不能补短板了, 一定要补长板!企业要 想在竞争中获胜,主要依靠的是自己的长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能 力,“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短板补来补去也比不过竞争对手的长 处,为什么不加长自己的长板,让自己的优势更加明显呢?所以,企业必
须搞清楚什么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东西,什么是属于别人的!
每个人或者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先天基因,这个基因就代表着长处,只
有顺应这个基因,企业的能力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反之必然处处难受。
有的企业成本意识浓厚,强调控制成本,擅长低成本经营,体现出来
的就是低价竞争,若是让其转向品牌运营,则往往力不从心。
有的企业天生具有品牌基因,注重品牌形象,擅长品牌推广,经常推出
一些轰动性的事件来营造声势,但往往在产品研发或渠道运作上较为薄弱。
有的企业具有技术基因,从老板到专业人员对技术都情有独钟,擅长新 品研发和生产制造,产品质量也非常好,但这样的企业往往在品牌打造和渠
道运作上比较薄弱,有时候空有一堆好产品,却不知如何让消费者接受。
有的企业具有商贸基因,对市场极其敏感,反应也非常灵活,擅长渠 道运作,非常清楚渠道商需要的是什么,但这样的企业又往往对产品研发或 品牌打造不太重视,他们看重的是快速顺应市场变化,以满足渠道商需求为
主,产品则采取模仿跟随的做法,若是让其沉下心来打磨好产品很难。
有的企业家个性执着,擅长专业化经营, 一件事情一定要做到极致,
若是让其实施多元化经营,多半很难玩得转。
有的企业家非常灵活,擅长多元化经营,善于把握市场上的各种机 会,又很懂得利用人脉来吸引各种资源,可以构建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
国,但这样的企业往往是铺摊子,很难建立起专业上的独特竞争优势……
基因决定能力,能力决定优势,大家都各展所长,世界就在这样的状 态中变得丰富多彩,如果总是处于不停补短板的状态,搞得人一点信心都
没有,在竞争中又如何获胜呢?
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多是靠战略而非管理,如果战略的长板出了问题,
哪怕把管理的短板补得再长,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企业的颓势。
一家调味品企业的规模不大,销售额不到一亿元,但是该企业老总的 学习意识很不错,经常在外参加各种培训班、总裁班,接受了各种理论的 熏陶,木桶理论就这样深深进入他的脑海。于是,他就请了多家专业机构 来帮助企业补短板,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生产方面的5S管理、人力 资源方面的薪酬和绩效体系构建、管理方面的组织体系和流程再造等, 一 时间企业内部各种会议、各种研讨热火朝天,从表面上看这种感觉非常 好,似乎企业的各种力量都被激发,离腾飞不远了!这样忙活了一年,年 终一看,企业的销售业绩仍然处于爬坡状态,市场上也没有竞争优势,内 部的管理确实规范了,体系化、制度化、流程化提升了一大截,但问题是 业绩增长不大!该老总非常郁闷,我直言不讳地告诉他,这种做法是本末 倒置,你所有的工作不是为了有效抓住战略机会,只是一味地补短板,这
样仍然没有竞争优势。
管理大师德鲁克在《成果管理》 一书中就鲜明地指出:“成果或者 资源不是来源于企业内部,而是来源于企业外部,这就是说企业内部的 设计、销售、制造和会计都是成本,企业真正的成果取决于企业外部的 人——市场中的顾客;成果的取得是靠挖掘机会,而不是靠解决问题,解
决问题无非使得企业恢复正常秩序;要创造出成果,资源必须被分配给机
会,而不是分配给问题,如何把事情做好不是企业应该提出的问题,而是
如何找到正确的事情,并且集中资源和力量做好这些事情。”
所以,该企业只是在正确地做事,但没有做正确的事,对于外部市场 上的战略机会没有深入挖掘,没有推出具有独特价值定位的战略产品,也 没有强化渠道掌控力,更没有提升品牌影响力。如此,即便在企业内部搞
得轰轰烈烈,对最终的业绩提升也无济于事!
没有问题的企业是不存在的,再优秀的企业也有问题,如果将目光盯 在短板上,反而会忽视自己的长板。很多时候,企业正是在充分发挥自己
长板的时候,顺其自然地解决了短板问题。
如果企业存在短板怎么办?合作,优势互补,而非拼命补短板。
老干妈的销售人员并不多,整个市场拓展的工作都交给了经销商,老 干妈全心全意做好品质和打假,这种优势互补让老干妈实现了高速增长; 东古酱油也是如此,与大商进行合作,在东北市场实现了10亿元左右的销
售额,同样没有靠自己的销售人员!
虽然合作会使企业让出一部分利益空间,但是提高了经营效率,降低 了费用,减少了走弯路的成本,更关键的是能够抓住时机,赶上行业风
口,这比什么都重要!
好在现在意识到木桶理论谬误的人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一个“新木桶 理论”也诞生了,被称为“斜木桶理论”。即把木桶放置在一个斜面上, 木桶倾斜方向的木板越长,则木桶装的水越多。这正是对补短板的纠偏,
充分发挥长处,基于优势开展竞争,才是企业实现快速增长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