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升级

自1990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以来,麦当劳不断引领快乐积极的生活潮流,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麦当劳亦不断地发展、革新,以满足中国消费者不断转变的诉求。

一、改头换面,形象升级

2010年,麦当劳加大投资用于“餐厅形象升级”,经过升级的餐厅焕然一新,从各个细节上都体现出麦当劳“顾客至上”的理念,贴心地为顾客提供更完美的就餐体验。麦当劳餐厅的员工们换上了色彩清新、风格简约的全新制服;更为简约,却更为醒目的餐厅外观;柔和、现代感的墙面图画设计能够吸引注重生活内涵的现代都市人;多样化分区满足各种消费者的用餐需要,全新设计的菜单牌更为简洁明了。

二、家的温馨,服务升级

麦当劳为顾客提供的完美就餐体验不仅有超值的美食以及时尚舒适的环境,更有多项贴心服务。麦当劳一直非常关注顾客的需求,不断引入最新的产品和服务模式,为顾客忙碌的生活增添更多简单的快乐,成为顾客们忙碌生活中的一片绿洲。在这个温馨、舒适、轻松的地方,顾客们可以和他们的家人或是朋友一起享受美食,共度快乐时光。

三、特许经营,渠道升级

2014年4月,当大红马赛克、中国仿古砖拼成的外墙,蒸笼样式的物件点缀头顶,算盘屏风,游戏象棋……麦当劳全新“eatery”餐厅出现的时候,浓郁中国风格的旗舰餐厅,颠覆了人们的传统印象。不过,让投资者更感兴趣的还是这家国际快餐巨头加速其在内地的特许经营模式的宣言。

如果说“eatery”概念店是麦当劳外部“接地气”的表现,那么大力拓展本地的特许经营则是“接地气”战略的核心。未来几年麦当劳中国的业务扩张还将专注于特许经营,目标是将特许经营的比例从2013年的12%提升到2015年的20%-25%。

有业内人士指出,麦当劳之所以大幅度提高其在中国市场特许经营的比例并增加门店的中国元素,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来自其竞争对手肯德基的压力。“肯德基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做了很多努力,比如米饭粥等中式菜品、东方既白中式品牌等,麦当劳还需要做得更多。”陈新华说,麦当劳品牌此番升级中注入了更多的中式元素,也是对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发展的战略转型。

四、总结:中国企业发展——升级才是硬道理

中国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时至今日,或有国有企业转型,体制仍延续传统,组织臃肿,效率低下;或完全模仿国外企业,无法做到本地化,品牌无法得到内地消费者的认可;或白手起家,靠敢打敢拼,获取一定市场,但无法解决各种内部管理问题及企业发展问题,焦头烂额……面对国际成熟集团公司的入侵,无论从战略、营销还是管理体制,仍力不从心,已经树立的品牌经过十几年的运作,渐渐老化,新品牌也只有短短7-8年的快速成长期,而后便归于平庸。

究其原因,在于企业没有认识到升级的重要性。无论是品牌核心价值内涵、产品、营销模式、传播、管理制度,升级是一个系统化的革新过程。每种行业、每个阶段、每个企业所需要升级的侧重点都不一样,需要因时制宜,在详细的调查之后稳步开展,才能最大化的保持企业的活力和战斗力。

升级就是为品牌铸剑,我们共同期待,中国企业能站在新的起点,在世界面前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