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海澜之家是服装界的“小米”,但以老苗看,海澜之家更像是服装界的vivo和oppo。
流量是任何生意的本质因素。
福建男装品牌的流量怎么来?广告,大手笔的广告。我们知道闽商的胆子大有魄力是出名的,敢大投广告,也是他们成功的法门。央视五套,曾被称为晋江台,几乎一半的广告收入来自福建鞋服企业。
广告一投,代理商有信心、终端有信心,消费者觉得是大品牌。
海澜之家的广告投放量也不小,但它的引流却不单单依靠传统广告。
海澜之家是最早重视互联网传播的服装企业之一,在线上的投入非常大,不管你上网搜索关键词也好,还是看跟服装相关的热点话题也好,海澜之家总能占据你不小的屏幕。据称百度图片搜索“海澜之家”,前八十页都是广告,还不带重样的。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线下,我们知道海澜之家的门店布局主要在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商圈特点是集中,不用费老鼻子劲选址,就是找商业中心,价格当然贵,但是有流量且难以被抢走,也难以被线上抢走。这个局面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看起来贵,实际最便宜。
如果您比较下海澜之家和一些福建男装的专卖店,你会发现它的选址特点:一是基本都在商业中心,二是面积够大,符合男装自选超市的定位。相比而言,福建男装专卖店的位置就要差好多。
我们整天打着灯笼寻找流量红利,从线上找到线下,岂不知目前国内市场,三四线城市的中心商圈可能存在着最大的流量红利。
这是第四个按钮,在流量越来越贵的今天,海澜之家作为最传统的服装行业,仍然能够在互联网时代继续成长的按钮。
每当有品牌做成功,总是会冒出一大堆的解读者。但海澜之家的成功却关注者鲜,大概是现在的人们觉得它太传统,不够互联网,不够热点吧。
其实,不管是传统的也好,新兴事物也好,衡量其能否成功的标准是不变的:模式是否高效,产品是否有竞争力,沟通是否深入人心,至于关键手段,则是要寻找和启动不同阶段的营销按钮甚至商业按钮,如此而已。马云有无数鸡汤,老苗认为最有营养的还是这碗:
“不是实体企业不行了,是你的企业不行了。”
本章小结
1)做“大单品”逻辑的三个转变:变化一,小众强需求产品自成大单品;变化二,关注心理需求才有前途;变化三,别试图讨所有人欢心
2)吃零食的动机与消磨时光有关,但不是根本性的原因,还是要回到人类吃的本能,回到用吃来解决消费者的情绪冲突,回到通过激励来引起消费者更大的愉悦。
3)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目前多数生产型企业拿来开拓市场的产品,只能算作无定位、无形象、沟通不清晰、场景不明确的“半成品”。
4)“模仿型创新”有讲究,否则再像的李鬼也被李逵打的满地找牙。
5)成为“网红”单品的六大关键词:开脑洞、认知基础、混搭、推手、粘度、渠道黑洞。
6)当前食品市场,无尽的口腹之欲和有限身体的矛盾,是最激烈、最尖锐的矛盾。做减法思维是启动市场有效按钮。
7)需求不会凭空而来,台风不会无端刮起,抓住市场中的矛盾冲突,把你的产品置于矛盾焦点中,不用等台风,你就是台风!
8)在不同阶段启动不同的营销按钮,海澜之家是这方面的成功典范。根据不同市场状况,按先后次序分别启动了:产品设计按钮、广告解决冲突按钮、渠道垂直整合按钮和流量打造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