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把一家公司的完整构架描述成“战略-组织-人”。
他这句话可以解读为:战略制约着组织构架,反过来组织构架要能支撑战略落地执行;组织要服从战略的安排,人的工作技能要适应组织构架的设计;组织构架对人提出了清晰的要求,人同时也影响着构架的完整性和运营效率。
实际上,我们发现,在企业运营趋于平稳时期,“战略-组织-人”的确是商业机构的重要内涵。可一旦进入激烈变化的时期或者公司初创期,它就不能描述企业的全部内涵了。激烈变革时代,企业有机会在新趋势下重塑整个商业格局。因此,处于变革环境中的企业必须极其关注趋势变化,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战略。
社会利润和商业利润所产生的方式在变革时代也同样会发生变化。从早期的农耕经济、工业经济到如今的互联网经济和数据信息经济,创造利润的主体一直在不断进化。这个时期,企业的战略显然要根据趋势的发展来制定和调整,才能让企业不断发展,进入到时代大潮当中,从而进入“利润主体”层级。
这个狭窄的利润主体层级,如黑洞一般,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吸引到几乎所有的社会生产力进步带来的利润、人才、资源,导致“马太效应”下“最优秀”和“一般水平”之间的差距日益增加。企业如果不能进入到最优秀的层级当中去,就只能和剩余99%的人一起争夺1%的社会和商业利润,恶性竞争在所难免。这些都要求企业在变革时代,敏锐地关注趋势的变化并据此调整战略,否则就极易被时代抛弃。这也是你应该发动颠覆式创业的原因。
综上所述,能阐述企业核心经营要素的应该是“趋势-战略-组织-人”。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都可能是触发新趋势之旅的机遇,命运之神已经将“召唤的纸牌”派出,无数英雄团队正在旅途的各个阶段中,经受着重重的考验。
此外,即便补充了“趋势”这个要素,通过仔细思考整个“塑造趋势之旅”的进程,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从未被广泛提及:那就是第一批帮助者,即创始小团队。
虽然从未被提及,它却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从趋势到战略,不会自动形成。侦测趋势走向,并依据对趋势的判断和认识制定战略,创始小团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群体,“未经由从趋势到战略规划”就可以直接步入下一个环节。
伟大团队的领袖,在一切的最开始,只是敏锐地发现了塑造新趋势的机会。然而,激情澎湃过后,他或许并不知道该怎么进行第一步。创始小团队弥补了这个空缺。领袖和创始人团队一起商讨:为了开创这份“前途未卜前景远大”的事业,明天、下个月、一年、三年,我们该做些什么以及怎么做?并制定出初步的战略规划。没有这些,根本不会有后面的挑战;对趋势的感召,也仅仅是一个“灵光乍现”的时刻,不能引发任何能有效的实际行动。
“知道”和“做到”是极其不同的两个层面,是空想家和实干家的区别。这个小团队当中,可能有人能一直陪着创始人一起,走完整个旅途,从而创造新的趋势并达到自己人生的巅峰;也许有人会中途退出。但无论如何,在一开始,他们将在一起面对整个“旅途”的考验,成功克服“模式模糊、技术不满足要求、资金匮乏、大众误解、家庭阻力”等跨越成功阈值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全部困难。直到他们能够突破这些,才能等到第二批帮助者的出现;否则,旅途就会夭折,戛然而止。
命运之神是随机派出这份没有说明书的“趋势纸牌”的。因此,除了感受到趋势召唤的创始人之外,第一批帮助者至关重要。甚至很多时候,他们是否出现,将会是创始人能否成为明日英雄的决定因素。
举例来说,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时代变革起源于互联网的诞生。如果我们去翻看这段历史,就会发现在互联网诞生的过程中,“创始小团队”的重要性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互联网,显然是当今时代一切新趋势形成的基础。
一份由中央电视台官方整理的文字,记录了互联网诞生的经过:
“美国总统向国会提出建立 ‘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简称 ‘阿帕’,办公地点就设在五角大楼内。
这项决定,最终塑造了“互联网时代”。
项目负责人泰勒冒出了一个将“孤独的计算机连接的念头”,他回忆说:“我想要做的事,就是实现这些系统的在线连接。那么你在国内的某个地区使用一台系统时,你还可以使用位于国内另一地区的其他系统,就像这台系统也是你的本地系统一样。”
1966年春,泰勒的想法得到了阿帕署长赫兹菲尔德的支持,离开署长办公室的时候,他手中已经握有100万美元。“谁来花这笔钱?泰勒心中的人选是唯一的, 被誉为计算机天才的拉里•罗伯茨。之后,保罗•巴兰来了,他带来了能够网罗地球的一张 ‘渔网’;罗伯特•卡恩和温顿•瑟夫来了,他们将成为人类史上涉及面最广的一份文件-TCP/IP协议的起草者;伦纳德•克兰罗克也来了,他已经怀揣着信息块-也就是日后分组式交换的智慧的钻石……
1969年10月29日晚上10点30分,聪明而辛勤的人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刻。他们在洛杉矶和500公里之外的斯坦福研究所两台不同的计算机上,传递了第一条通过网络传播的信息“L”和 “O”。
时隔22年后的欧洲核子研究所,1991年,伯纳斯•李和他同伴的写作,开辟出了所有人在键盘上的康庄大道。“伯纳斯•李贡献的超文本浏览器及相关协议,就是我们每次键入网址时出现的 “http”;伯纳斯•李命名的World Wide Web,就是人所公知的WWW。于是,网页的概念出现了;于是,所有人的登陆开始了。在这之前,获得了全球共同语言的互联网,并不属于普通人,它仍然蜷缩在专业人士的圈子,与普通公众相隔万水千山。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伯纳斯•李应邀来到主体育场的中央。在全世界的注目下,它在自己当年写作万维网软件的同型号电脑上,敲击出他对整个世界的高贵情感:‘This is for everyone’-献给每一个人。”
这几位互联网时代的开启者,这个优秀的“创始”小团队,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伴随着海量信息几乎无成本的全球流淌,伴随着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囊括一切的连接,人们有理由预见,财富、生活、交往、创造、观念、立体的又一轮激烈变革就在眼前。” (注3-5)
这之后,又有无数时代英雄带领着无数个创始团队在趋势的感召下,历经属于互联网时代的“趋势塑造之旅”,带给我们普通人“今天的世界”。我们在这个新世界里,使用网络工作、学习、思考、创造、聊天、娱乐、举行会议、下单购物、预定酒店和机票……,同时成就了那些获得巨大财富的公司。
2017年,世界排名前十的十大公司当中,有6家是互联网公司。在新时代中,它们代表了社会利润和商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同时,它们也在塑造和改变着未来。这一切,都源于 “互联网之父“们的聚集,源于罗伯特•泰勒的一项关于“把孤独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想法,以及随后无数人践行“趋势塑造之旅”的轮回,创造出新的模式、新的方式、新的思维。
放眼到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次革命性的趋势创新,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能源革命,以及这些革命带来的文化和社会的共同进化,都毫无意外地遍历过“趋势塑造之旅”所阐述的过程。在这个旅程中,最重要,也常常被忽视的往往是那些在一开始就陪伴在感受召唤的人身边的第一批帮助者。他们才华横溢,辛勤付出,确定了新趋势的实现方式和时代变革的大方向。他们应该像“英雄和伟人”一样被铭记。没有他们,那些孤胆英雄,或许早已迷失在滚滚的历史潮流当中。因此,毋庸置疑,我们应该认真地、坦诚地补上这一被遗忘的要素:“创始小团队”,并对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完整的企业要素应该是:“趋势-创始小团队-战略-组织-人”。如图3-2所示:
这个结论引发了我对“用高潜牛人”两层含义的理解:
第一层含义中,创始小团队必须也仅能是高潜牛人。不具备高潜牛人特质的平庸之辈,将在这个时期对英雄团队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这种影响会发生在各个方面,以至于让接受了“趋势召唤”的英雄和他的团队无法处理眼前巨大挑战,不能坚持到第二批帮助者的出现。
第二层含义是:当团队进一步扩大的时候,由于人是新商业因素和利润的主要创造力,企业也必须尽可能的招募高潜牛人群体。否则,将在“趋势塑造之旅”的回归阶段,产生巨大的失误,以致功亏一篑。
能理解新趋势、有新知识体系、能持续学习的高潜牛人团队,是可以判断企业能否洞悉趋势、塑造新趋势的决定性因素。
非人力资源的其他资源,会根据人力资源的表现,选择自己的流向。资本、技术、可信度、关注度,都会毫无意外地最终被可以更好地运用他们的人所掌握。虽然之前高昂的交易成本让这个过程可能有些曲折。在互联网时代之后的任何时代中,交易成本已经大大降低,经济学中的科斯定律付诸实现的条件已经完备。除了招募高潜牛人,让他们尽可能地运用各种资源去创新之外,人们将别无选择。
美国考夫曼基金会资深研究员,戴安娜•马尔卡希(Diane Mulcahy)开设了一门MBA课程“创业与零工经济”,被《福布斯》网站评为“全美十大创新性商学院课程”。她认为:
“作为伴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基础的共享经济时代的新工作形式,零工经济(Gig Economy)带来的是一种 ‘以人为本’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方式:从 ‘企业-员工 ’到 ‘平台-个人’。” 她宣称“零工经济对我们的工作方式的影响才刚刚开始。仅一代人之前,大部分人还都希望成为全职员工,做稳定的全职工作。
而今天的人们却很少可以沿着这种预先确定的职业阶梯慢慢向上爬,变化就是如此之快,且对我们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和构建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注3-6)
这种情况正在发生,这是一次真真正正地“以人为本”的工作方式变革。从100多年前的泰勒科学管理,到彼得•德鲁克创造管理学以及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加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以人为本”的愿望演变了近百年,终于开始其“理想照进现实的”进程。
但实际中,很多人并没有准备好迎接变化-虽然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年轻工作者已经开始以“零工经济”所描述的方式参与工作,但困囿于传统思维下的企业,还以招聘全职员工为主的方式开展经营。这将会掀起巨大的转变阵痛。这一过程中,极可能有大量企业倒闭导致资源浪费,让人深感不安。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旦零工经济下的新工作范式形成, ‘平台-个人’的平台提供方,必须雇佣少量的高潜牛人以支撑平台的发展。一旦新经济模式渗透到各个垂直的细分市场当中去,显然,对精英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高潜牛人将供不应求,成为稀缺资源。因此,如何组建你的创始团队,如何及时地招募高潜牛人、留住高潜牛人并确保大家可以一起在“新趋势塑造之旅”(越来越频现)当中发挥每个人聪明才智,最终创造新的趋势,是每一位企业创始人和主导变革的团队Leader应该认真思考并拿出解决方案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