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企业不是采取宣酒、口子窖等大单品策略,那么在市场上的产品一定会有三六九等,有卖的量大可是价位偏低不赚钱的产品,有卖的量小却价位高利润很丰厚的产品。对终端老板来讲,会喜欢赚快钱越省事越好,愿意进货的往往就是卖得快的产品。所以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制定产品组合促销政策来调整终端进货品项,促进各品项的长远发展。
通常情况都是一个系列成一组做促销,如进双沟珍宝坊一组(君坊×件、圣坊×件、帝坊×件)送云南旅游。
这些大道理大家都懂,关键在于如何设置各产品的比例,非畅销产品或高价位产品太多,有可能挫伤终端进货积极性,低端畅销产品过多又达不到预期目的。
九、包量返利坎级奖励
市场上成熟品牌为了维持自身产品优势,牢牢抓住终端,打击竞品,会与终端签订包量返利坎级奖励,即根据终端年度销售总量进行坎级奖励。奖励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产品等实物。为了促进终端推荐积极性,实现资金回笼,在年度奖励的基础上往往还会增加半年度完成奖。参与包量返利坎级奖励的终端,往往还会有一些附加条件,如产品最低售价、陈列、店内氛围等要求。
笔者认为包量返利坎级奖励对于经销商效果不错,可是对于终端的促进作用有限,反倒有可能把自己的手脚束缚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给予经销商或者终端返利过大,极易出现客户为了高额返利,底价甩货的情况,所以返利一定要适度。在包量返利坎级奖励等明返政策的基础上,还可以延伸出暗返政策。暗返政策的目的是为了管控销售过程,返点多少需要根据终端库存、价格体系、新品推广、促销配合程度等情况综合确定。
十、提前回款奖励
为了提升终端销售我们产品的积极性,挤占竞品空间,加快经销商运营的现金流,终端提前支付货款,将给予一定回款奖励。如中秋活动前,终端提前一个月在经销商处预存10万元,除享受正常的进货政策外,还可以享受银行利息或一定比例的现金奖励。采取这种方式的经销商一定实力雄厚,经营年数较长,在终端很有口碑,同时经营的产品在市场有一定品牌氛围,不然终端不会买账。该政策进行一定延伸可演变为入股分红制,如终端入股十万元,年底享受保底×%的奖励。
十一、排名奖励
针对市场上累计销售前×名的终端及年度特殊贡献终端,除给予合同约定的奖励外,额外给予排名奖励。如第一名给面包车,第二名给60英寸彩电,第三名给电动车等。
为防止终端为了得奖励,竭泽而渔拼命压货的情况,必须设置一定条件:第一,库存不能超过一定比例;第二,窜货具有一票否决权,窜货的终端不能参与该活动。当然排名奖励不一定非得以年度为单位,以季度、半年或者某一特定时间段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