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没有伤害就没有买卖

有一句格言说:一个乞丐绝不会嫉妒亿万富翁,只会嫉妒比他收入更多的乞丐。这话反过来也成立:一个亿万富翁也不会鄙视一个乞丐,鄙视这个乞丐的总是那些收入更多的乞丐。

所以,刚从农村出来的更容易鄙视农村人,中产阶级容易鄙视小白领;看电影的鄙视看电视剧的,看话剧的鄙视看电影的。同样是看电影,看文艺片的鄙视看好莱坞的,看好莱坞的鄙视看国产剧的等等。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如网织的鄙视链中。

营销上所展示的生活方式往往是中上阶层、甚至是富裕阶层的,但要让消费者觉得这是普通人的生活方式。

通过营销,消费者把“什么是正常的生活水平”无形中提高了。为什么我们花的钱多了,却感觉变穷了?原因在于所攀比对象的消费水准是在不断上升的,而攀比者总也赶不上被攀比者财富和消费的上升速度。

为了维持所渴望的生活方式和水平,我们必须不停的赚钱,不停的消费。这貌似是个无理性怪圈,实际是社会本能体现的必然结果。

在本能营销者看来,营销是什么?营销就是跟富人谈谈感情,跟穷人谈谈钱,没有比较哪有伤害,没有伤害哪有消费动力?

读到这儿,你是否感觉到心理有点不适?然而这就是真实存在的人性,也是真实的市场规律。请继续睁大双眼:纯洁到无法接受人性暗黑一面的人,就无法完整的了解“人”,也就根本不适合从事市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