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动辄堆积如山的文件,仅仅分门别类还不够,还需要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即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管理,即我们上面说的“生死有命”。
文件的“生”,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文件制定相应的发布机制。对于流程文件来说,必须有严格的开发、发布流程,流程Owner、相关方必须签批,以确保落地执行。常见的流程有《流程需求管理流程》、《流程开发管理流程》、《流程发布管理流程》等,通过建立这些流程管理的流程,才能确保流程能做到“优生”,不至于泛滥成灾。
流程文件出生后,不能只生不养,还需要持续监控执行情况,避免用旧地图找新大陆,或导致实际业务跟流程文件两张皮。如何确保流程一直能处于最新的可用状态呢?最常见的做法是及时做流程的版本升级。通常,流程发布的时候要设置有效期,同时也要设立流程例行审视的机制,月度或季度的业务主动性审视,流程遵从性测试,半年度控制评估等都是很好的维持流程持续迭代升级的手段,通过这些手段确保流程能做到“优养”,不至于束之高阁,或放任自流。
对于已经不适应业务场景,或者需要从根本上做调整的文件,则在新建的同时要将原文件进行废弃或失效处理。无论是什么原因进行废弃、失效,都要走正式的流程,如《流程失效管理流程》或《流程废止管理流程》等,经过流程Owner批准后,才能正式废弃、失效,同时需要只会具体的执行人员、相关方。一个基本的原则是“不立不破”,即先建好新的流程再去试点验证,并在通过后进行新流程的发布与旧流程的废弃。通过这些程序,确保流程能做到“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