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的战略没有分阶段,或把所有的战略成果都要在一个阶段实现,想一口吃一个胖子。没有调整、也不做布局上的合理安排,战略是不可能实现的。
凡是做战略调整,转型升级的工作都是一个大工程,涉及到多方面,从思想到行动,从全局到局部,从高层到基层,从总部到部门,从选人到做事,哪件都不简单。要跨越几个时间段,才能逐步走上正轨,要掌握好节奏,走稳步子。
我们经常会看到,用华丽的转身描写企业的战略转型,其实,在这华丽二字的背后,无不是痛苦的重生,无怨无悔的坚持,每位企业家讲出的心声,都能写出一段故事。
我想,一般实施新战略,都至少要经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战略攻坚阶段。
不是说战略制定完就万事大吉了,其实,挑战才刚刚开始,最重要的论证恰恰是在实施中的论证。
第一个阶段是承上启下,把不好的旧我退去,把想要的新我建立起来。既要保持原有的优势,又要最快速度地进行战略方向的调整,进行新的产业布局,新的资源引进,新的结构设置。这个阶段是实施中最关键的,工作最为基础,也最为艰苦,力度最大,困难最多,步伐最大,调整最多、论证最多的阶段,需要打攻坚战的决心。
第二、三阶段的许多工作都要在此阶段完成布置和安排。许多长周期的工作需要有好的开端,如组织变革、人才引进、企业并购、管理平台的搭建工作等。但是,我们许多企业对此阶段重视不够,抓的不紧,把它做成了形式阶段和口号阶段。50%的企业停滞在这个阶段。所以,一定要解决好组织和人、责任和落实、难点和重点的工作。
第二阶段,战略突破阶段。
信心很重要,成果更重要,信心和成果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走错了还要坚持,那不是信心,是蛮干。要把第一阶段布置的主要工作,在此阶段内形成初步成果,做深、做实。也需要进行评价、调整、强化、形成成果突破;战略发展体系要有新突破,如新的企业并购,并购后的资源整合;公司创新业务要有新突破,制约发展的困难因素解决要有新突破等。
业务体系要上新台阶,如新产品开发、营销体系变革、新业务模式建立等工作,较前一个战略周期有本质的改变。管理体系要有新能力,战略管理平台、运营管理平台、品牌管理平台、财务管理平台等能力需要全面提高,可以用品牌输出、能力输出、模式输出、人才输出实现对内提升、对外扩张。40%的企业失败在这个阶段,一定要解决好调整和深化、刚性和弹性、坚持和放弃的问题。
第三阶段,战略腾飞阶段。
阳光总在风雨后,无限风光在险峰。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发展,企业终于迎来了新战略的实现。在此阶段内,各项战略目标应得到全面实现,较新战略实施的起点,有了跨越式的发展,进入新量级企业行列。
定量目标要达到,定性目标也要达到,从量变发展到质变,企业才能有质的飞跃。企业要成为“战略领先、机制领先、模式领先、人才领先、科技领先”的创新型新企业。在此阶段,企业要迎接新一轮的挑战,要进入一个新一轮的战略调整周期。在此阶段也是且深刻反思成败,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只有10%的企业到达了这个阶段。
企业家一定要积极巩固成果,客观评价成果。同时这也是重新思索,继续求变的开始,企业又即将进入一个新征程。企业家没有休息,没有停下,他们心中又开始拥有新的梦想,写到这里,应该向企业家敬一个礼!
这里也给新进入医药行业,或是从某一领域进入一个全新领域的企业家提一个建议。那就是战略阶段的安排要更为实际,不能急于求成。我们看到别人的成功至少有3-5年的积淀,要看到成功背后的内容,要遵守行业规律,遵守企业发展规律。
如进入新领域,战略阶段的划分可以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技术积累阶段,在此阶段完成进入新领域的人才、技术、产品的积累;
第二阶段,能力提升阶段,在此期间,专业化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尤其是产品研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运营管理能力;
第三阶段,全面推进阶段,将前期结果全面推进,成为新领域中的专业化企业。
战略分阶段是为了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为了让工作有序开展,减少折腾。每一个阶段都要有1-2年,甚至2-3年的时间,我认为第一阶段最为重要,要在实施中论证,在调整中实施。因为即使是前瞻性的思考也会遇到环境的改变。然而坚持最为重要,许多企业不是因为战略制定的有多成功,而是坚持带来了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