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层别法及实施案例

(一)层别法的定义

层别法又叫分层法、分类法、分组法,是整理数据的重要方法之一。

所谓层别法,就是把收集来的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加以分类整理,以便进行比较分析的一种访求。有的书中对分层法进行细分,将从数据来源处进行的分层称为分层法;将按数据的结果进行的分层称为分层图。

(二)分层的原则

分层原则是使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或意见差异)幅度尽可能小,而层与层之间差别尽可能大,否则就起不到归类汇总的作用。

(三)分层的标志

分层的目的不同,分层的标志也不一样,通常用人、机、料、法、环、时间等作为分层的标志。

人员别:可按年龄、工级和性别等分层。

机器别:可按设备类型、新旧程度、不同生产线和工具类型等分层。

材料别:可按产地、批号、制造厂、成分、规范等分层。

方法别:可按不同的工艺要求、操作参数、操作方法和生产速度等分层。

测量别:可按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人员、取样方法和环境条件等分层。

环境别:可按照明度、清洁度、温度分层。

时间别:按不同的班次、日期等分层。

其他:可按地区、使用条件、缺陷部位、不合格类别等分层。

(四)分层的步骤

(1)收集数据或意见。

(2)将收集到的数据或意见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分层标志。

(3)分层。

(4)按层归类。

(5)画分层归类图表。

分层法是十分重要的统计方法,常与其他统计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如分层直方图法、分层排列图法、分层控制图法、分层散布图法、分层因果图和分层检查表等。

(五)层别法案例

不合格项目:缸体与缸盖之间漏油 N = 50(套)。 

检查情况:三个操作者的操作方法不同;气缸垫由两个制造厂提供,如表1-7、表1-8、表1-9所示。

表1-7 按操作者层别

操作者

漏油

不漏油

漏油率(%)

张三

6

13

32

李四

3

9

25

王老五

10

9

53

合计

19

31

38

表1-8按厂家层别

厂家

漏油

不漏油

漏油率(%)

天启

9

14

39

宏历

10

17

37

合计

19

31

38

表1-9按两种因素交叉层别

操作者

现象

厂家

合计

天启

宏历

张三

漏油

6

0

6

不漏油

2

11

13

李四

漏油

0

3

3

不漏油

5

4

9

王老五

漏油

3

7

10

不漏油

7

2

9

合计

漏油

9

10

19

不漏油

14

17

31

合计

23

27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