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进攻方为主,防守方为客。《孙子兵法·九地》: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可。老子此句的意思并不是讨论军事,而是反对主动挑衅去攻击别人的为主行为。
攘:捋起(袖子)之意,引申为推搡。
执:本意是拿,执兵就是拿着武器。老子此处的执应该理解为做好战斗准备。
宝:此处的宝,指前面的“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乃无敌:通行本此句为“扔无敌”,且放在“执无兵”之前,引起历代注释者的争论疑惑。帛书本做“乃无敌”,且放在执无兵之后,明显与前三句形成因果关系。
无敌:通行本做“轻敌”,帛书本做“无敌”,反而制造了新的注释上的疑惑与争论。有人举“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来解释“祸莫大于无敌”,这就是让老子要去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去接上精神血脉了。
称兵相若:通行本做“抗兵相加”,帛书乙本做“抗兵相若”,帛书甲本做“称兵相若”,抗、称意思相差不大,都是对抗、对垒的意思,从帛书甲本。“而哀者胜矣”之而,帛书甲本为“则”,则比而的因果意思更重,故从帛书甲本。
哀:悲哀,即“杀人众,以悲哀莅之”(道篇第三十一章)的悲哀,也就是德篇第三十二章的“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