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化?是指性质或形态的改变。什么是化劲?指化解对方进攻的劲力方法。通常有下列几种方式:(1)改变对方攻击的劲力方向;(2)消解对方劲力的大小,减弱其威力;(3)引导对方向错误的攻击点集中,并还于对方的攻击;(4)高级阶段,使我处处为虚,对方无从下手,谓之“落空。”化劲是神意气与身体综合状态高度协调的结果。化劲由粘劲与走劲而成。不丢不顶,随感随化,前进后退,左顾右盼,相济不离。化劲的要点,全在于我顺人背。若能达此境界,则彼虽有千斤之力,亦无所用。所以,化劲在太极内功中极为重要。它是一种劲,更是一种方法。
化劲中应略含掤劲,无掤劲则不能化。化劲并非以手或肩化之,而全赖于神意气。若用手或肩或身体,是谓硬拨,不能称为太极之化劲。如果能顺人之势,或高或低,或横或直,快慢相合(化之太快,不能引其入榫,过慢乃未化去),即能沾而化之。直来屈化,或左或右,或上或下,顺彼之劲的变化方向,随机应用,不可拘泥。但往还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使彼不知我之劲路,直到对方势背为止,是称之为真化。
化后可拿可发,要点是不化尽。化尽则己的沾粘劲易断,而去势随之远矣。也不能化之过后,过后则势背,不能前进。至于化的发劲,要待彼劲将出而未全出,将至而未全至之际,随势而化,不要太早,或过迟。太早则未到,无有所化,过迟已着,化之无益。至于化圆的大小,技艺愈高者圆愈小,反之愈大。有的人认为太极拳全尚软化,此观点实属谬也。太极内功实乃有化有发,化之得势,则发亦可,化不得势,何能谈发?其中奥妙,全由习练者领悟运用,并无固定之法。技艺高者后化即前进,其上身似往后化退,但脚步同时已前进。这是以退作进之法,奥妙无穷。反之,初学者多以退步为后化,实不知这是逃避,并非真化。“艺高者外操柔软,内含坚刚,此坚刚非有意识的坚刚,实乃练功日久自然增长的内劲。所难者,是内含坚刚而不外露,始终以柔软迎敌,亦以柔软应对坚刚,使坚刚尽化乌有。”②到此功夫非常玄妙,若不是沾、连、粘、随己由懂劲而达神明之境,就不能轻灵玄妙,达四两拨千斤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