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软实力是灵魂

2015年上映的电影《捉妖记》,票房异常火爆,一举夺取国产电影票房冠军的宝座,并创下了24亿的票房新高(不过这一成绩在2016年春节被《美人鱼》超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电影票买单,比如,这一次小明没有在网上找资源,而是去电影院贡献了两张电影票的钱。

看完电影之后,小明跟我说:“领导,咱们改行搞文创得了,别干策划了,你看人家拍一部电影赚的钱,够咱干几辈子。”

“好,那你说说应该怎么干呢?”

“你看《捉妖记》吧,故事也没那么精彩,就是典型的好莱坞模式,也没请什么明星大腕,就是娱乐元素比较多,男女老少适宜,在暑期档上映,所以票房就火了。”

“那咱们应该怎么做文创呢?小明。”

“现在这电影市场发展势头强劲,以前一部电影票房能过亿就很好了,现在要是上不了3亿、5亿的都不好意思说,看来是前景无量啊!”

“你说说到底咱们怎么干文创呢?”

“对了,领导,我还有个案子没写完,客户等着要呢,先去忙了,回聊!”说完小明转身出去了。

以《美人鱼》、《捉妖记》、《泰囧》等为代表的国产电影在票房上取得的成功,得益于中国电影市场快速发展,与中国电影创作水平的提升也不无关系,尽管目前还不能与好莱坞电影同日而语,但进步是不争的事实。

电影是一种娱乐产品,更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它不仅能带来经济收益,还能形成软实力。一部《大长今》让多少人爱上了泡菜,好莱坞电影也把美国的价值观、可乐和汉堡推销到全球。

2014年12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软实力,就是文化实力,与软实力相对应的是硬实力,它们就好比是电脑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缺一不可。国家需要软实力,企业也需要软实力。

具体来说,企业的软实力包括企业家的格局、视野、思维、知识、科技、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企业的战略制定、产品选择、产业链资源整合等,除了需要资源支撑外,也需要软实力的支撑。

企业的软实力水平,由老板的认知能力决定,老板的高度决定了企业的高度,老板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企业认知水平。娄向鹏老师常说国:“不看工厂,只看董事长,企业家是‘1’,其他的资源要素都是‘0’”,精辟的总结了企业老板个人素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个行业的软实力水平,由它从业人员的素质决定。如果说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比较低,恐怕很多人都会不高兴,但大多数人应该都不会反对。过去普遍认为白酒行业的人员素质低,现在再看农业,忽然发现那句“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说得真对。

为什么农业领域是这种状况?

首先,从老板的出身看。中国农业的产业化道路刚刚起步,很多老板都不是专业出身,大部分对农业产业化运作,对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和品牌营销知之甚少,加上缺乏有经验的从业人员,所以在认识和操作水平上有所欠缺。

其次,从老板的工作状态上看。现阶段很多老板的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跑关系和找资源上,中国的企业老板大多数都是“社会活动家”,他们要么在酒桌上,要么在领导的办公室,要么是在基地实地考察,没有时间学习、没有时间思考,即使偶尔有一些闪耀的火花迸出,恐怕也难成系统、难以深刻。

但是,这些是理由吗?也许是,但充分并不必然。

在快消品领域,华龙(今麦郎)是一家优秀的企业。企业能从小县城走向全国,能从当地众多相似企业的竞争和价格厮杀中脱颖而出,能实现与康师傅、统一等知名品牌的抗衡,从表面上看,是因为企业行动快,靠低端把销量做上去,但其实质,是背后的有关键推动力量,它为什么能抓住市场机会?能把企业做大做强?

首先,市场意识。在其他企业还没有重视终端建设、没有展开渠道精耕的时候,华龙就率先开辟县城和农村市场,既避开了康师傅、统一等品牌在城市市场的强势,也抓住了方便面市场成长的黄金时机,同时让广大经销商和基层员工共同受益,成功地在销量上实现了突破。

为了做好这件事,公司还花重金邀请了知名的终端营销专家魏庆(曾为康师傅高层)到销售现场亲临指导,从中层到基层手把手地教、面对面的教。那几年黑土地酒也是靠着类似的方式,在白酒行业取得了突出成绩,刮起了一股东北风。

其次,扩宽视野,多思考,多学习。为此,华龙将营销总部从隆尧搬到北京,站到了全国知识、信息和人才的风口,老板也从日常的交际应酬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进行学习和思考,有机会接触更高层次的人,开阔自己的视野。

当然,最重要的推动力,还是企业与北京大学的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老板亲自带队组织公司中高层到北京大学集体学习,聘请专家教授到隆尧为广大基层员工授课。短期内学到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未必能直接用上,但是,与学校的合作对于打开企业的视野、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起到了关键作用,也推动了企业的快速成长。很多亲历者回忆起这段时期,依然感觉受益匪浅。

所以,企业要提升软实力,首先,关键在于老板意识的觉醒,认识到软实力的价值。其次,是要养成学习的习惯,尽可能多的利用时间学习和思考,多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交流,可以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

在这方面,笔者还有一个亲历的感受,当今很多企业都在学养元六个核桃,从策略到战术、从理念到模式一直被人吹捧,但很少有人知道养元领导者在学习上的努力。在养元初创期,由范召林亲自挂帅指导销售,他几乎读过所有关于营销和品牌的经典书籍,《销售与市场》、《糖烟酒周刊》等专业杂志更是一期不落,不断思考自己该怎么做。在那个年代,很多策划人还在靠知识搬家混饭吃,已经没人能靠这点伎俩能蒙骗养元了。

老板应该多学习、多思考,不过也要讲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