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O2O运营模式的本质与创新

五、O2O运营模式的本质与创新

在“私聊会”上的讨论

 

地点:BiiA商业创新联盟四海群

时间:2014.06.13

主题讲座:O2O运营模式的本质与创新

主讲人:史贤龙

徐汉强:很多企业也在探索,但是针对了解O2O模式的还很不多,针对未来的商业形态和格局,O2O是首当其冲的,所以,有请史老师开讲!

史贤龙O2O是什么时候突然变成一个什么都要沾上的话题的?我大概梳理一下:从万达与马云打赌起,万达、苏宁是O2O的行动者与鼓吹者。从2012年底到2013年,O2O被淹没在二维码、LBS(位置定位推广)、零售转型等话题之下。直到2013年双十一之后,尤其是2014年春节后,几乎没有不谈自己是O2O的电商了。

为什么说这个基本脉络?其实这个脉络里,透露了O2O的本质。两个“O”,一个“2To)”的实践,华为总结的“云、管、端”三个层面的技术创新,驱动O2O进入生活,被媒体广泛关注。但,2014年之后,关于O2O却再次妖风不断,各种不知所云的概念、事物都在往O2O的筐子里装。O2O是个产业吗?——好奇怪。说O2O是产业,不等于说生意是产业?

厘清O2O的本质、特点,我们可以在思想与实践上,不被妖风所惑,找到属于自己的O2O运营杠杆——撬动未来滚雪球增长的新工具。

(一)第一个话题:O2O为何产生

《致正在逝去的电商》这篇文章写于20131125日“双十一”热之际,预言都验证了:未来的零售即消费形态必然是三个世界;微信进入商城时代,“移动互联网商圈”飞速长大;知识需要快速“迭代”。

一句话,没有三个世界的诞生,就不会有O2O

三个世界,从20131125日第一次提出,现在正在从新概念变成常识。在三个世界之上,还有“四个变化”、“五只手”,即“345的新世界”。中国的商业版图将被重构。这股重构的最核心力量,就是O2O

简要来说:“四个变化”就是空间、时间、媒体、关系,即驱动社会及营销结构性升级的变量,发生改变。

“五只手”是指五个要素的革命,终结了传统营销。具体来说就是:

1)快递消灭渠道。

2)网银支付消灭终端。

3SNS(社交化媒体)消灭传统媒体。

4SEO(搜索引擎优化)消灭广告。

5)客户端消灭逛街。

有了“345新世界”的基本环境变化,一个新世界,再也不能用过去两个世界,即实体与电商,或店商与电商的二分法去看待了。简单说,在淘宝平台电商冲击商业格局的时刻,触不触电,是个问题。到了“345新世界”,触不触电已经不是问题,如何触电才是唯一问题。O2O是未来商业的基本形态,是所有类型企业(生产商、渠道商、终端商、个体户)的基本商业模式。

谁可以不用理睬O2O呢?

两种类型的生意:垄断或极度稀缺的行业。除此之外,不去O2O的企业,都会被掌握O2O的企业击溃、出局。

(二)第二个话题:O2O究竟是什么,有哪些形态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要提醒大家注意市场上使用O2O名称指称的实际对象。

目前有两类主体都在用O2O这个词,可是两者的O2O基本上是两个概念:一个是平台类的企业,比如团购网站、丁丁优惠券之类,这些O2O是整合企业的平台。另一类是零售、销售等企业如何实现O2O,这是企业视角的O2O

第一类的O2O,企业如果跟着走,走到最后,自己实际变成了别人的肉鸡。平台O2O也是一个企业,准确地说,是O2O的一种形态,而不是O2O本身。我们这里研究的O2O,主要是从企业角度——这涉及中国几千万家大中小微个体户,各类经营者,他们的O2O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这就是我提出的以企业为主体的O2O的五种类型:

1)线上传播、线下购买(传统门店零售)。

2)线上购买,线下消费(服务性产品的门店消费)。

3)线上购买,线上供应(邮购的变种)。

4)线下聚客(体验),线上购买(适用于客制化产品,高级定制等)。

5)线上购买、线上消费(上门服务)。

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需要思考、研究、实践的,是在上述五种类型里找到自己的定位、模式,并研发各种实现方法——这就是战略到战术的贯穿。凡是没有这样思考企业O2O战略与战术贯穿的,都是在白忙活,为他人作嫁衣裳,最好的结果是事倍功半。

(三)第三个话题:O2O的基本材料或工具

有人将SoLoMoCo(社区化-本地化-移动化-电商化),总结为是新世界的四个特征。

我认为将这个新世界称为“云社会”最精确,也就是未来的工作、生活、消费都是基于云计算的架构与环境,每个企业都有一朵云,每个人也有一朵云,企业的品牌资产、个人的信用资产、形象资产,都是在云中呈现。

各位,每个企业都有一朵云,每个人也有一朵云——如今其实正在变成现实。只是有的开始自觉去做,有的还不自觉。

云,是连接三个世界的基础。

在云里有什么?让我们先记住O2O世界的建筑材料类型: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传感器、一云多屏、社会化媒体、电商、O2OLBS(位置定位推广)、二维码……这些都是云社会的建筑材料。

这些名词都很复杂,对于我们这些商业实践者来说,我们只要懂得找到合适的专业人员来做即可。还有,真正的科学,是傻瓜化的。会用即可。

上述每一个概念,其实很多人每天生活里都在使用。不要觉得高不可攀。

(四)第四个话题:O2O世界的核心点是什么

史贤龙:O2O世界有三个核心。

1)平台:微信、来往、易信、门户、嘿客——这些是炙手可热的平台,是话题的中心。但,还有更多的平台,驱动力是生意,却被忽视了。比如:快递用户数据、信用卡、线下网点(银行、烟草、盐业、保险、供销社、农资社、广电系、智慧社区//煤气/物业……

每一个平台都是生意机会。对此各位如果不去认真研究、利用,你的生意终究难以做大。

2)流量/流向:不仅包括入口、还包括流量(数量)、流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交叉引流——BAT的收购版图。

智能电视、极路由、可穿戴设备等,都是。

3)连接:也就是线上、线下的两个“O”如何连接、贯通?

这涉及两个核心:营销自动化(MA)、管理自动化——管理软件、各种小应用工具,大量出现。SAAS(软件运营)式的管理软件,有了巨大商机。O2O的世界景象与企业视角的O2O,上述架构(当然还会有新材料)是当下90%的建筑材料。

作为企业,如果思考不清,或者没有理出自己企业实现O2O的逻辑(结构、流程、方法等),就谈不上能在“345新世界”里立稳脚跟。有了逻辑架构,各种新的工具、什么吸粉方法,转化率,线索、勾引、勾搭、信任代理、众筹,等等,都可以为你所用。

企业头痛与关心的,是上面这些吸粉、转化率等如何解决。但如果你理解不了上面的架构与逻辑,你又很想做,怎么办呢?

不愿费脑筋的,只有付出另外两个成本:时间与学费。智慧、时间、学费——无非三条路,只有你自己选择。”

赵新仁:“很荣幸参加聆听,感谢史老师(史贤龙),讲课条例清晰,见解深刻,入网三分!

我的感悟是:非常奇妙的云社会概念,未来每个企业就是一朵云,每个人就是一朵云,给我更多的想象空间。互联网中有朵智慧雨做的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再是传说中的神仙所为,腾云驾雾的神仙之爽我等凡人也可感受,也可随云飞扬。云社会之美好愿景,仿佛就在我们眼前——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