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都是录音机,一按按钮就播放。”
……
“雌火鸡和大部分妈妈一样,是非常称职的,它充满关爱,警惕性高,全心保护小火鸡。它会花很多时间照料小火鸡,做好保暖和清洁工作,又把孩子收拢在身子底下。但很奇怪的是,火鸡妈妈做这一切,都必须依靠小火鸡的“叽叽”声。如果一只小火鸡发出“叽叽”声,火鸡妈妈就会照料它,如果没有,火鸡妈妈根本就不会注意它,有时甚至会误杀它。动物学家M.W.福克斯做了一个实验。实验用到一只火鸡妈妈和一个臭鼬充气玩具。臭鼬是火鸡的天敌,只要它出现,火鸡就会嘎嘎大叫,猛烈攻击。但如果,在臭鼬出现时,立即用录音机播放“叽叽”声,火鸡妈妈立即由“女战士”转为母爱爆棚的好妈妈,它会将臭鼬收拢到自己的翅膀下,好好爱护。录音机一关,好妈妈又立即变成女战士,猛烈攻击臭鼬玩具了。是不是很有趣?”12
——《影响力》罗伯特·西奥迪尼
在美国心理学家西奥迪尼(Robert Cialdini)的描述中,人类就像低等动物火鸡一样有非常明确的条件反射行为,一遇到某一个场景,就开始重复同样的行为。这有点像我们养狗,每天中午喂食,饭盆当当当一敲,狗自然分泌唾液,颠颠地跑过来……
仔细一想这件事情并不值得惊讶,我们其实总是在重复自己的行为。
以网购为例,你的购买模式总是在重复播放,比如说“双十一”促销——买一堆没用的东西——开始懊恼——扔掉一部分——下一个“双十一”促销——继续购买。
再以夫妻吵架为例。有的夫妻感情很好,但却经常吵架而且一吵架就停不下来,为什么?多半是两个人一进入吵架状态,就触发了录音机的按钮:女方一生气就希望对方来和自己说说话,来哄自己;男方一生气首先告诉自己要冷静,要控制,要沉默——结果女方越生气、男方越沉默——女方一定要逼男方说话,最后男方实在忍不住了开始提高声调,女方先是懵圈然后怒不可遏——吵架升级。这就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其原因主要是双方不了解按钮按下以后对方的播放程序(洞穴模式和深井模式,可以参考约翰·格雷的《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我们的身体中有着“习惯性思维”的基因,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心理学家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说,“习惯性思维”是指人类凭借过往的直觉和经验,不去调用理性思维介入的一种思考模式。它与人类的本能相关,人类基因中的本能是节省能量(过去数万年以来,人类必须要节省能量才能生存下来),不经过思考直接做决策,这是最节省大脑能量的方式。这时候的大脑处于自动驾驶状态,用自己最舒服,最直接的方式进行输出,不要思考啊,计算啊等等耗费能量的行为。为什么多数人在思维这个问题上都犯懒,懒得想、懒得问、懒得与现实结合、懒得去思考问题,原因在于这和我们的生存本能(基因限制)息息相关。
在我们的大脑里面有某个回路,外在表象就是形成了某个习惯,这个习惯在我们无意识之中,一遇到相似的情景就会采取相应的行动,这些行动没有经过大脑认真思索,或者说没有经过理性思维,它是一个“不假思索”后的输出。
想要改变这些输出,首先要知道这些回路、这些习惯是怎么形成的。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说,人的观察学习都是在个体、环境、行为三者之间相互作用下发生,也就是说,人会观察身边的环境、别人的行为,感受社会主流价值观,然后再与本人的经历结合之后做出决策。一般来讲,你会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琢磨怎么做对自己有利,而后通过反复权衡,在心中曲曲折折,拐来拐去形成一套回路,不管这个回路多么复杂,只要回路已经形成,当“回路源头”的情景出现,你就会“不假思索”做出“回路末尾”的那个动作——这是一个标准的“回路系统”,你的大部分决策都是它替你做出。
-----------------------------------------------------------------------
有两个姑娘是做窗口服务工作的,在通顶玻璃柜台后,俩姑娘一左一右,干的是同样的窗口工作,但她们工作中的状态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太一样。
左边窗口是A姑娘,一个男顾客递了一份材料进去,因为材料不全,A姑娘就给扔回来,说这个少了什么材料,你拿回去补吧。结果对方开始激动起来,说我准备材料准备了半天,我家里又离得远,你就帮个忙行不行?A当然说不行,这个男顾客开始发怒,说你怎么这么不通情理,A说我怎么不通情理了,你这个材料少就不行,双方连吵带闹气得不得了。A姑娘一脑门子官司地去吃饭,气鼓鼓的吃不下去。跟别人说我刚才又碰到一个疯子,怎么回事儿啊?我这两天怎么这么不顺……
右边窗口是B姑娘,她也碰见类似的一件事,顾客也是材料没准备好,在无法办理的情况下开始发飙,B姑娘也不着急,慢慢的跟那个顾客说:您先别急,我看看,能不能想个办法帮您解决一下呀。我们是有规定的,这些规定我肯定绕不过去,我找找领导,也看您有什么别的办法没有?顾客听到这些话,火气就消了点,双方开始交流,后来发现实在没办法,顾客气也消了,不但不发火了,还对B姑娘表示感谢。B姑娘中午吃饭很高兴,跟别人说我今天碰到一个人,我看他的心理表现,跟我在书上看到的说法完全一样,真是好有意思,这份工作真让人愉快。
-----------------------------------------------------------------------
两个姑娘为什么表现的不太一样?A姑娘是遇见那个顾客生气了之后,她自己也不高兴,顾客开始大闹,她更加气愤。B姑娘呢,则很有耐心,慢慢解释,抚慰对方的情绪,让这个顾客可以心平气和地离开。那为什么会这样?这两个人的回路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这两个姑娘身边的环境和习惯不同。A姑娘喜欢看网络小说,就是傻白甜的爱情小说,看得非常入迷。类似《霸道总裁爱上我》之类的小说,看得多了就会被书里的情境代入,一些情节就容易被投射到现实生活里,A姑娘就发现,同事都是心机婊,生活就像一团麻,但不管生活怎么糟糕,她相信一定会有一个霸道总裁,在那驾着祥云等着我呢……但霸道总裁没来之前呢,生活总是提不起劲,刚才那个人居然还在窗口跟我大喊大叫,这都什么情况?!自然心情好不了……
B姑娘平时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心理学的书籍。最近她看美国心理学家西奥迪尼(Robert Cialdini)的《影响力》入了迷,《影响力》这本书里面说得清楚,窗口这个人就是由模式化的自动反应(回路系统)支配啊,一看事情办不成就发火,脑子不假思索,纯粹按照自己的第一反应来。看的书得到验证了,B姑娘很高兴。然后书里面还教她怎么处理这种情况——让对方用第二反应和自己对话,成功地把对方的情绪安抚下来。B姑娘觉得,心理学很有意思,学有所用太高兴了。
说到这儿,你会知道我们的“第一反应回路”是怎么形成的,它和我们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以及身边的小环境都有关系。
---------------------------------------------------------------------
你在原单位工资不高,而且一见到公司老板就浑身不舒服!问问身边朋友,朋友劝你换一个工作,但第二个工作又是这样,有一个同事特别讨厌,而且过了一段没升职也没加薪,怎么办?于是你决定走上创业之路,但创业一直不太顺心,为什么?员工真难管,不但没有责任心、习惯性摸鱼,而且还不打招呼就离职。你觉得创业太累了,可能不适合你!
----------------------------------------------------------------------
这个时候我们要沉下心来,别着急。第一步是承认自己有问题!然后第二步是跳出第一反应,用第二反应或第三反应来看你的职业生涯。这时,你可能会获得不同的观点。
- Q:为什么会看到领导不舒服呢?
- A:也许是领导总批评自己不够努力吧。
- Q:你自己是否不够努力?
- A:也许自己真的不够努力??
- Q:创业真的不适合你吗?
- A:创业压力很大,但自己在这种环境中有动力,而且成长也很快。
- Q: 下属为什么不负责任,为什么离职?
- A:关键原因还是待遇低+团队管理不到位。
- Q:待遇和团队管理的现状能想办法改变吗?
- A:随着业务发展都会逐步提升。
- Q:你还能坚持吗?
- A:能!!
- ……
为了跳出自己的“第一反应回路”,摒弃“习惯性思维”,我们要做好两个方面的事情:
1、改造自己身边的小环境。每一个人的回路形成是跟我们身边的环境有关,但是我们控制不了这个社会,控制不了身边的大环境,不过我们可以影响身边的小环境,比如说你看一些什么书,交什么样的朋友、上什么样的网站、坚持什么样的生活规律等等。
2、避免让回路系统来做决策。办法是先放空自己、别端着,承认自己可能是错的。最重要的事情都是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跳出自己的第一反应,拿一张纸,写出你的第二反应,看看能否能获得一些新的认知。
这两件事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改变身边的环境需要跳出舒适区、改变原有的习惯,对于多数人很难办到——某一次跳出第一反应还可能做到,但持之以恒地用第二反应来看待问题并不容易。我们要改变的不是他人,而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