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私域流量池如何布局

做私域,明确了第一个问题“用户是谁”之后,就需要明确“把用户沉淀到哪里”了。

我们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下,私域流量池的演进。它的演进与人类的通讯交互方式直接相关,大体上可以分为十个阶段:最早的私域流量池是地址通讯录(通讯方式是写信或者实地拜访,效率极低)、然后是电话座机通讯录(不能随时随地)、BB机(过渡类产品)、手机通讯录(目前仍然是重要方式)、电子邮箱(国外应用更广、更深入)、线上及时通讯工具(ICQ、QQ)、各类的贴吧和社区、以新浪博客/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崛起、然后是革命性的产品微信、当下各类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崛起。

简单回顾下,原来的时候,是留个地址、来下店面、然后是留个电话,再后来是留个邮箱,然后是加个QQ、加个微信、加个公众号、下载下APP、加个粉、订阅下直播间等等。当然,我们真实的状态是处于多元混合时代。

简单介绍下各类私域池:

说明

从主权程度来看

•​ 与CRM打通的自有APP,当然是终极的私域池。其它基本上都需要跟着平台的规矩走,接受平台的管辖和挟制。

•​ 但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发展自己的APP并不现实,毕竟手机屏幕的用户心理应用空间是有限的。

•​ 即使做了APP,很多情况下,使用度也非常低,用户的交互性也比较差。

•​ 所以APP更适用于平台型企业(如BATTJP)、高频刚需性业务(如生鲜)、或垄断强制性服务(如政府服务、地铁扫码)、或产品-APP捆绑式方案(如在线教育、智能音响)。

从交互频率来看

•​ 微信毫无疑问仍然是最佳的私域池,其它的各种账号和引流貌似都在以“加个微信”来结束。即使有些平台做了敏感设置,也都在通过各种方法在打擦边球。千难万险,也要回到微信。我们甚至可以把私域流量池分为两类,一类是微信私域流量池,一类是其他私域流量池。或者微信私域流量池就是狭义的私域流量池。这就是微信的魅力。

•​ 微信生态里,也有排序:好友关系最佳、社群关系其次,小程序和公众号最后。公众号是被阉割的私域,因为它的触达机会太少,打开率太低。微信视频号、腾讯直播则刚刚开始。

•​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企业微信。企业微信结合第三方SCRM,将成为大型企业做私域的战略性基础设施。虽然与个人微信相比,有许多功能受到了限制,如不能看用户的朋友圈,交互性不如个人微信。但是,企业微信在用户资产安全、用户容纳规模、交互风险预警、员工管理、官方认证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 微信,是以社交为核心的私域模型的首选。

从流量特征来看

我们可以在私域平台做私域,也可以在公域平台做私域。选择平台,需要特别注意各平台流量人群的差异。

•​ 做年轻人,就要在B站挖战壕,它是年轻人的阵地;

•​ 做小资女性产品,就要在小红书建池子;

•​ 母婴类就要在宝宝树、育儿网、亲宝宝、妈妈网、贝贝网等平台占据一席之地;

•​ 做知识类IP,就要掘金知乎、喜马拉雅、千聊、荔枝等知识类平台或者腾讯课堂、网易云课堂、51COM、慕课网等在线教育平台;

•​ 淘宝店主可精耕微淘;

•​ 供应链可关注阿里巴巴专栏;

•​ 电商从业者可挖掘派代和亿邦动力;

•​ 创业者和投资者,就要在创业邦、虎嗅网、黑马网、36氪、思达派、品途网、亿欧网等搭台子。

•​ 当然还有一些综合性的平台,如微博、今日头条等。

从交互形式来看

私域的交互形式,有图文、语音、短视频、直播,甚至不排除将来的VR虚拟现实、AR增强虚拟现实等形态。从目前看:

•​ 短视频平台最受欢迎;

•​ 直播快速崛起;

•​ 图文擅长深度解读,与其他快餐化形成对比;

•​ 语音则可以释放眼睛,是驾驶、宝宝讲故事等特殊应用场景的首选。

在此,特别说一下短视频和直播平台。

•​ 淘宝直播、京东直播、拼多多直播均定位为购物直播;

•​ 抖音和快手综合直播偏娱乐,其中带货色彩越来越浓;

•​ 有赞直播、爱逛直播和腾讯看点直播侧重于私域直播,公域广场还没有发展起来;

•​ 虎牙直播和触手直播偏重于游戏直播;

•​ 花椒直播定位秀场直播;

•​ 小咖秀和最右以搞笑、逗比著称;

•​ 特抱抱、有播、易企播定位为微商直播;

•​ 微赞直播、乐直播针对的是企业直播服务;

•​ 斗鱼直播则以弹幕式视频和赛事直播为特色。

在公域中建立私域,仍然是以IP打造为核心的私域模型的首选。因为只有这类公域中的私域,才能有足够的声量。

从公私互动来看

•​ 在公域里,建立的私域池,天然具有“公域导流私域、私域反哺公域”的优势。从这一点来看,抖音、快手等集短视频、直播、粉丝群、私信、电商于一体的平台的能量属于核爆级,目前仍然被低估了。

电商平台

电商平台自身也在推进私域流量池的尝试,但货品属性太浓,除了极个别大主播,本质上仍然属于电商流量,而私域流量本质上属于关系流量。

线下

•​ 线下也是私域流量池的一种,但只能作为一种补充,而不能是主力私域流量池。线下的作用应该是导流线上、承接线上。也就是说线上才是核心。

•​ 线下必须要做的基本工作,死都要做的工作,就是一定要把用户沉淀到线上。哪怕只是简单在线上注册个会员也行,一定不能像断了线的风筝、没有了踪迹、陷入极其被动和无助的境地。

•​ 这次为什么西贝、屈臣氏、林清轩能够在疫情期间迅速恢复元气,疫情期间宣称现金流撑不过3个月的西贝开始迅速恢复中?凭什么?有一个很大的支撑,就是之前的会员积淀。如果没有会员积淀、没有公众号粉丝、没有电商订单用户,那一定不是现在的模样。

•​ 虽然是补充,但线下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用户关系的深化,面对面比纯线上虚拟交流更容易建立深度的用户关系,这也是很多品牌做线下沙龙的重要原因。

那么矩阵式流量池,又该怎么布局呢?我们先看一个案例。李佳琦的私域流量池布局。

平台

粉丝数量(统计时间2020年4月27日)

抖音

李佳琦austin粉丝4313万,李佳琦的小助理573万

淘宝

李佳琦austin粉丝2393万,李佳琦专属店345万,李佳琦海外专属店60万

新浪微博

李佳琦austin 粉丝1494万,李佳琦的小助理153万

小红书

李佳琦austin 粉丝865万,李佳琦的小助理103万

快手

李佳琦austin粉丝732万,李佳琦的小助理69万

B站

李佳琦austin粉丝139万,李佳琦的小助理35万

微信端

•​ 2个微信公众号+佳琦小助理号+粉丝群+积分兑换商城(仅可积分兑换,不可购买)+商城小程序(曾经开通,现已暂停)

•​ 微信公众号:李佳琦austin 活跃粉丝数156万,李佳琦austin粉丝福利社活跃粉丝数50万

•​ 李佳琦助理号:采用的是企业微信

•​ 李佳琦粉丝群:加入粉丝群,必须提供直播间亲密度截图

显然,李佳琦的流量池布局策略是:“全域全内容全形式覆盖”。

1)​ 全域:淘宝、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

2)​ 全内容:直播、短视频、图文。

3)​ 全形式:CRM、个号、社群。

基于淘宝直播一哥的特殊性,带货聚焦淘宝阵地,短视频主耕抖音。

对于企业而言,我们的建议是:

1.​ 不要只盯着微信,用户在哪里,私域池就建在哪里。

有条件,一定要结合自己产品的属性做全域、全内容布局。江湖地位显赫,可全域全内容布局。中大型体量,可考虑与某个平台战略合作、以求获得特殊扶持、实现某个平台的快速收割(比如某品牌就借助小红书,扶摇直上)。如果体量一般,那就先精耕一个,其它顺带(不是放弃而是不投入主要资源和精力)。

2.​ 线下门店的用户一定要云端化。

通过目标要求、利益机制、方法指引一定要把用户导线上,具体方法可以是小程序线上下单、线上会员注册、售后服务预约等等。利益机制涉及到用户归属和业绩归属的问题,通过分销系统也可以轻松的解决。

3.​ 传统电商成交的订单,也需要走出订单本,尽量进入真正的私域池。

当然,这也需要解决用户归属和业绩归属的问题,否则内部的墙比外面的墙还坚固。

4.​ 在交互方面,不得不重视微信。

虽然不要只盯着微信,但考虑到微信无法取代的交互优势,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电商还是自媒体,所有流量的归宿,仍然需要导向微信。当然,对于高频刚需类,终极方向应该导向自身APP,但仍然需要在微信端投射,毕竟自身APP的交互性是做不到微信的穿透力的。

5.​ 微信端的组合拳。

具体到微信端,尽量采取六合一的方式“公众号+个人号+微信群+小程序+视频号+看点直播”。其中如果因为业务的特殊性不需要做带节奏的营销,则微信群可以不考虑(尤其是个人性私密性非常突出的业务)。如果需要带节奏和裂变,微信群则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

6.​ 不同体量的企业,私域池可以不同。

比如体量特别小,小到夫妻老婆店(比如建材家居的经销商),采用个人微信操作就可以了,只需要把控住群主的角色;如果企业体量特别大,为了用户资产安全起见,私域池就不能仅仅使用个人微信,就需要使用企业微信。

7.​ 不同客户性质,对微信群这个池子的应用,可分为大群和小群。

用户增长群适合做大群方便裂变,toB业务和装修公司业务适合做小群(即一对多的服务)而不是大群。

8.​ 不同企业或组织基于用户的不同和打法的不同,有布局先后之分、重心之别、以及平台关系的考量等等。

比如李佳琦就以淘宝直播和抖音为核心阵地,比如辛巴就以快手为核心阵地。完美日记需要种草女性,就以小红书为核心阵地。拉面说以大学生和初入职场的人为主,就以B站为核心阵地。杜蕾斯因其敏感性,图文为主,目前以微博为核心阵地。孩子王,因为拥有海量的用户以及平台化战略,就以自有APP为核心沉淀用户。

所以,没有最好的私域池,只有最适合你的私域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