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部主管蓝明发现团队的创新能力不足,来找哲涛商量如何营造创新的环境氛围,激发研发人员的创新能力,让公司在未来产品上具有持续的竞争能力,他认为这是关乎公司长远发展的问题。哲涛说:“能否先描述一下目前的情况。”
蓝明说:“我把团队成员的时间安排得很紧,每周都有工作目标分解,任务紧的时候,甚至每天都要看进度。”
哲涛听了若有所思:“哦,这样员工有自己思考的时间吗?”
“基本没有。”蓝明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们的任务太重了,基本是属于长期冲锋的状态,员工都是疲劳作战,哪里还有思考的闲时间?”
“那么,你有什么方式让大家开拓思维、激发灵感?”
“两年以前有过吧,这两年没有。”
哲涛又进一步了解到,目前公司的研发环境基本是闭门造车,走自主研发的路,缺少开放的环境,而这又限制了员工的创新思维。
“这就是公司研发团队缺少创新力的根本原因。”哲涛心里确认了这一点,于是对蓝明说:“不要总是追求‘原创发明’‘自主创新’,关起门来自己干的人才是渺小的。我建议研发团队的眼睛要往外看,多向同行学习,走到行业的中心,接受各种新的信息,多看本行业或非本行业的各种实践。
“另外,可以邀请一些行业牛人进入公司来分享,或者把员工派出去交流也可以,比如客户处、供应商或合作公司的专家,甚至竞争对手也可以考虑。”
蓝明听了很有启发:“是啊,每次和一些行业人士聊的时候,我总觉得激发了自己的很多想法,我们甚至可以和一些竞争企业应聘研发岗位的人员沟通。”
“是的,这是很好的途径。”哲涛竖起了大拇指,然后接着说,“我看到还有一些业界标杆企业允许员工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投入一定的时间,用于非主航道上产品的创新,也许这也能够给公司带来潜在的价值,比如新产品的萌芽、效率的提升、成本的节约等。不要忽视员工的创新能力,不要用各种条条框框把下面的人的思想与行为都束缚住了。”
蓝明表示赞同:“我明白这个道理,墙外开花墙内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