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生活和工作中永恒的主题,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是对员工最大的福利。虽然安全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讲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但是安全问题是一个概率性问题或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往往在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人来说,他们看到的直接产生利益关系的是产量或是自身的劳动量,对于安全都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因此“安全”只是成为企业或员工的口号已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真正落实到重视安全与解决安全问题的企业或员工都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导致企业的安全事故还是存在比较高的比例。但在当今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越来越多的事故的发生,给企业和员工做了一次又一次的警醒,安全的警钟已在企业敲响。他们开始重视安全文化建设,重视安环问题、加大安全的投入力度。对于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和建立,是影响企业安全问题与解决安全问题最长久的、最有效的方法。所谓安全文化建设,就是把安全目标、安全宗旨、安全理念、安全管理哲学和安全价值等安全要素在实践过程中升华、扩散、渗透,为广大员工所认识、认知、认同、接受,并化为全体员工遵章守法、按章作业的自觉行动,在企业里面形成遵章守法、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指导、约束、规范全体员工的安全行为,努力实现安全工作的持久稳定。安全文化的设立,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员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安全文化建设包括了物质、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把人、机、环境有效地统一协调起来,达到人、机、环境的和谐。安全文化建设强调制度建设及其系统性,它的建立有利于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它可以促使整个安全管理体系中每一个环节所涉及到的内容以及流程都制度化和流程化,以便于现场人员的参考、学习与宣传。
图14.1 安全文化建设的三个层次
(2)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弥补生产力水平不高、技术不高存在的缺陷。对于有一定年限的企业来讲,设备老旧、人员经验主义较强、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自主安保意识不强、违章指挥与操作时有发生等情况普遍存在。这些问题都是企业里面所面临的重要的安全问题及相对而言比较棘手的问题,而安全文化建设的建立,可以让员工逐渐的从以前老旧的思想与操作模式中解放出来,并在全员的安全意识的提升下,一些不安全的行为与思想都会逐步被磨灭掉,甚至员工在进行安全问题的整改过程中,都能时刻以“安全第一”的理念去操作与实施。对于一些安全隐患较大的安全问题或设备管理问题,做到以精细严实的管理方式弥补技术、设备的内在缺陷,从而有效地解决生产力水平不高、技术不高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3)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规范员工安全生产行为,营造深厚的安全生产氛围。人不仅仅是安全管理的主体,同时也是安全管理的客体。在安全生产人、机、环境三个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同时也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能否做到安全生产关键在于“人”。能否有效地消除事故,也是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取决于人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取决于职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响应与情感认同。而安全文化建设单位的核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培养、教育和提高了人的安全文化素质,宝剑符合安全生产的工作规律。
(4)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层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前安全管理大部分为经验型与事后总结型的,往往在事故发生后才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改与持续改进。这种安全管理方法不足以在安全事故发生前就把问题点识别出来并加以解决,而是在发生事故乃至生命财产得到损失后才被重视。而当前讲究的是“预防”二字,必须在日常的安全管理过程中依靠科技和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中得到实现。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没有先进的安全文化做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现代的安全管理模式也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安全文化是一种新型号的管理形式,它有别于传统的安全管理形式,是安全管理发展的一种高级主阶段,其特点就是将安全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上来,转移到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上来,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来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对立员工的安全理念,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