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益生菌大热背后的按钮

每类产品火爆的背后,都是对消费矛盾的解决,都是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冲突的缓解。而多数品类的失败,则往往是来源企业自身的自恋。老苗曾经说过:一个打着概念但不能解决实际矛盾,侮辱消费者智商的产品品类,市场信息越来越透明,这样的产品也马上进入穷途末路。

老苗曾协助一家豆奶企业铺餐饮终端,在谈早餐型餐饮店时非常顺利,而普通的餐饮店则比较抵触,越大的餐饮抵触越大。调查其原因大致如下:

首先餐饮老板觉得,豆奶不像一般的饮料,它是有点充饥作用的,客人喝了一瓶豆奶,赚了两块钱,说不定就少吃一个菜,不划算。(洞察消费行为,给这哥们点赞)

更厉害的是,有人提出,豆奶是有些胀气的,饭吃过后有胀腹感,会影响对饭菜的评价。(严重怀疑这哥们看过老苗撕营销)

不少老板表示,能让人胃口大开、越喝越饿的饮料,是他们最想要的,但目前并没有这样的饮料。还有人说,能护理肠胃,避免吃多了或者喝多了上吐下泻的饮料自己需要,能让人酒量大增的自己需要。有些对益生菌有了解的老板会提到养乐多,但限于当前规格,并不适合在餐饮推广。

这都是赤裸裸的终端矛盾和消费矛盾啊!所以市场不是越来越难做,而是大多数人找错了矛盾。

益生菌能解决的还远不止这些:想吃但代谢负担过重的矛盾,遍布在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

小孩子长身体,家长总是各种担心营养不够,再加上美食的诱惑如此之多,大人尚无从抵御何况孩子。肠胃问题是家长最普遍关心的孩子三大问题之一。

老人,从短缺时代过来的人总觉得享受就是吃点好的,但人老了消化能力下降,更何况吃多了积累下还容易得各种富贵病。脑白金成功很大原因在于其倡导“睡眠好、肠道好”的理念,引起广大中老年消费者共鸣。

中年人,三餐不准时的有多少?疲于应酬的有多少?为革命事业喝坏了多少胃?

青年女性,不说了,目前养乐多除了儿童外,这是第二大消费群体。

如果您找一个益生菌方面的专家聊聊,他会告诉你各种已经证实和未尽证实的益生菌功能:调理肠胃、抑制病菌、抗癌、减肥、抗过敏、抗抑郁等等。老苗曾和华南农大一位微生物专家探讨,该教授兴奋的向我展示了很多益生菌的前沿研究成果,最后断言,微生物对于人体作用的研究,将会和基因工程一样伟大而有革命意义。(我等非专业人士姑且听之)

实际上,传统食品中对益生菌的利用是非常广泛的,酱油、醋、酒、酱、腐乳、豆汁、腊肉、臭豆腐、泡菜、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等等都跟微生物有关,连馒头、面包也是发酵过的,这点东方人显然比西方人走的早,应用的多。

益生菌有着广泛的认知基础和应用基础,只是这个认知和应用都处在比较原始的状态:“晒足180天”就是好酱油,酒要放置多少年,普洱要几年陈,经常搞得神乎其神。

但真正科学的认知并不能仅止于此。在国际上,人们认识到红酒的酿造就是微生物发酵过程。在探析内部的科学道理之后,他们做出了新的工艺,通过筛选和培育微生物,创造更适宜的发酵条件,发展出了新式红酒。这些以澳洲和美洲为主产地的红酒,迅速在口味和功效成分上超过传统的法国红酒,成本也极其低廉,除了品牌和文化暂时逊色外,以低价高质优势使得法国红酒节节败退。

在国内,很多有前瞻性的企业也在尝试进入益生菌领域,或者把益生菌与固有产品做水平组合,进行产品创新。除了经常见到的益生菌乳饮料、酸奶,还有发酵果汁、益生菌冰激凌、益生菌果冻、益生菌棉花糖等,可惜的是,在产品设计上,更多考虑的是功能叠加或者是概念噱头,而围绕解决消费者根本矛盾的产品设计少之又少。

宣扬了一大段的益生菌,了解老苗的人会知道,老苗真正想讲的并不是益生菌,而是告诉企业主和营销人、产品人:需求不会凭空而来,台风不会无端刮起,抓住市场中的矛盾冲突,把您的产品置于矛盾焦点中,设置按钮在产品之中,不用等台风,您就是台风!

再次重申:当前食品市场,无尽的口腹之欲和有限身体的矛盾,才是最激烈、最尖锐的矛盾。不是市场难做了,而是加法思维永远无法解决减法市场的矛盾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