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设备综合效率OEE管理基础

12.1.1 设备综合效率OEE概述

OEE是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设备综合效率)的缩写,它用来表现实际生产能力相对理论产能的比率,它从设备时间利动率、设备性能利用率、生产产品合格率三个维度来进行评价。

设备时间利用率:指停工所带来的损失,包括引起计划生产停工的任何事件,如设备故障、生产换线、原料短缺及生产工艺的改变等计划外停工。

设备性能利用率:指生产速度上的损失,包括任何导致生产不能以最大速度运行的因素,如设备的磨损、材料的不合格及操作人员的不当操作等。

生产产品合格率:指质量的损失,它用来说明没有满足质量要求的那些产品,包括返工的产品。

表12-1 设备综合效率OEE的计算公式表

设备时间利用率

设备实际稼动时间/计划工作时间

设备性能利用率

(理想周期时间×总产量)/稼动时间,或

总产量÷(稼动时间×理想周期时间)

产品合格率

合格品/总产量

设备综合效率OEE

设备时间利用率×设备性能利用率×合格品率

图12-1 设备综合效率损失图

图12-2 设备综合效率计算方式

某设备某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班前计划停机15分钟,故障停机30分钟,设备调整25分钟,产品的理论加工周期为0.6分钟/件,一天共加工产品450件,有20件废品,求这台设备的OEE。

根据上面可知:

总运行时间为:8×60=480分钟

净工作时间为:480-15=465分钟

运行时间为:465-30-25=410分钟

时间利用率=410÷465=88.17%

实际加工产出=450件

理论加工周期=0.6分钟

目标加工数量=410÷0.6=683件

性能利用率=450÷683=65.88%

良率=(450-20)÷450=95.55%

OEE=时间利用率×性能利用率×良率=88.17%×65.88%×95.55%=55.5%

图12-3 设备综合效率OEE=实际合格产出/理论产出

12.1.2 设备综合效率OEE管控及改善

(1)建立OEE数据收集机制

完善的数据来源是启动OEE指标的基石。在初期可考虑设计合适的数据收集表(参考表12--2)对设备日常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全面收集,并定期对数据进行生产,对各主要影响项目进行改善,不断提升OEE水准,改善企业经营绩效。

表12-2 设备OEE收集表

序号

日期

产品型号

机台

班次

开始生产时间

结束生产时间

投入时间
(min)

计划时间
(min)

稼动时间
(min)

节拍
(min)

产出

计划停机(min)

非计划停机时间(min)

设备综合效率

总产出

合格数量

不合格数量

维护保养

休息

会议培训

设备故障

质量异常

换型调试

物料短缺

时间利用率

性能利用率

良率

OEE

 

 

 

 

 

 

 

 

 

 

 

 

 

 

 

 

 

 

 

 

 

 

 

 

 

 

 

 

 

 

 

 

 

 

 

 

 

 

 

 

 

 

 

 

 

 

 

 

 

 

(2)OEE改善方法说明

针对设备OEE提升改善的方法,提升设备时间利用率、提升设备性能利用率、改善产品合格率列举如下:

​ 提升设备时间利用率

严格执行设备点检制度,做好设备日常维护。

对参与保养人员持续训练,不断提升保养人员的技能。

对故障的彻底分析与对策(例如导入5-Why分析)。

改进设计上的缺陷,消除设备固有缺陷。

推动快速换型,减少换型时间。

通过管理改进,减少各种等待(例如:缺料、缺载具、无存放位置等)。

​ 提升设备性能利用率

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提升其对小故障的应对速度,以及在日常使用设备、点检过程中预先发现设备隐藏故障的能力。

对出现频次较高的小故障成立小课题进行改善。

日常保养到位防止小故障发生。

有使用寿命限制的元器件对使用时间进行统计,在到达使用期限前予以更换。

了解设备参数,合理设置设备节拍时间,避免设备能力浪费。

​ 提升产品合格率

改善设备工艺能力(如采用合适工夹具及量具,以及及时维护保养设备,保证设备精度不发生异动)。

确保设备的精度与产品规格需求相匹配,避免使用普通精度设备去加工高精度产品。

更改产品设计,降低产品技术对设备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