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组织成功了,个人就成功了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一提起钻石,人们就会想到光彩夺目、闪烁耀眼的情景。其实,钻石就是碳,它的化学成分是碳(C),与我们手中铅笔芯的成分一样。钻石没有打扮之前是金刚石,它与石墨的化学成分一样,是同素异形体。简单地讲,它们质同形异,同样的成分,不同的组织方式,石墨为层次结构,金刚石呈现致密的三维结构。在自然界中,金刚石是最硬的物质,而石墨是最软的矿物,钻石与石墨只是碳元素的组织方式不同。

美国先贤在取得独立战争胜利后,就在思考要不要建立一个国家,建立什么样的国家。乔治·华盛顿召集各州代表,经过近四个月的漫长会议商讨,起草了美国宪法,确立了美国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然后,再依据这些原则建立美国、选举总统。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看起来有些烦琐,也很费钱,也有问题与不足,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的选举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正是美国的三权分立的立法治国思想,保证了美国的繁荣和强大。演员出身的里根同样可以成为美国总统,而且他的政绩可圈可点,具有非洲人血统的奥巴马依然能够获得美国人的拥护。这既是美国政治制度的成就,也是美国这个国家组织的力量。它能够保证让总统这个职位上的人代表美国利益,行使宪法授予总统的权力。同样,美国的大法官也表现非凡,他们也成了美国民主、自由、公平、正义的象征,这正是组织的力量。

让许多聪明人想破头也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樊哙这样的人也能封侯拜相?樊哙出身贫寒,早年以屠狗卖肉为生,后来追随刘邦打天下,他没有太多的能耐,也没有太多的机会,他能做的就是作战勇猛、忠心耿耿,忠诚于汉军、忠诚于刘邦、忠诚于自己的选择。作战勇猛只能是他的生存技能,在战争环境中,不把对手干掉,就被对手干掉,作战勇猛必然战功赫赫。然而,在众多开国功臣中,樊哙只是其中一员,韩信、卢绾、彭越、张敖等先后被处死或贬职,只有樊哙一直得到刘邦、吕后的信任,官至大将军、左丞相,封舞阳侯、谥武侯。

组织是由人构成的,组织的基本使命就是工作有效率、员工有成就、组织有未来,换一个说法,组织成功是基础,个人成功是目的。加盟一个有未来的组织,并且始终如一地为之奋斗,当组织成功时,作为组织中的一员也就成功了。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队伍,来到了湘南地区。在中共湘南特委和当地农军的组织领导和配合下,发动了湘南武装起义。为保存革命力量,除留一部分武装继续坚持斗争外,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农军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转移。在毛泽东率部队的掩护与策应下,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于4月中旬抵达江西省宁冈县(井冈山市)的砻市,与毛泽东统率的井冈山部队胜利会师,这就是有名的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

井冈山会师后,一批有信仰的工农红军指战员,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在艰难困苦的战争中得到了锻炼和磨砺,增强了革命信念,培养了革命意志。

井冈山会师,保存了一大批红军“政工干部”和军事干部,造就了一大批国家栋梁和民族精英。如果您会师井冈山,您就加盟了一个伟大的组织,只要不出现方向性、原则性问题,您就有可能成功,因为,您所在的组织成功了。

【延伸阅读】中国合伙人

20世纪80年代,读大学是许多人的梦想,也是农村孩子跳龙门的唯一途径。俞敏洪历经三次高考,终于如愿成了北大学子。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留校当老师并不吃香,那年头“臭老九”的帽子摘下来没多久,许多学生不愿意留校当老师。由于英语教师奇缺,俞敏洪被分配留校当教师。

在改革开放的中国,许多怀揣梦想的人都想方设法地去国外闯一闯,留学就成了最好的选择。TOEFL、GRE等英语考试成了香饽饽,各种各样的英语补习班、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俞敏洪身边的人一个个莫名其妙地“失联”了,年底给他寄了大洋彼岸的明信片,原来他们出国了。俞敏洪跟八十年代的莘莘学子一样,怀抱着一个美国梦,再加上妻子和朋友们的“怂恿”,他也加入了托福、GRE的考试大军。经过几次努力,分数上去了,但没有大学给他提供奖学金,别人出去,他却留下来了,无功而返。

不甘清贫或者说胸怀理想,俞敏洪凭自己的一技之长开始在校外的培训班授课,因为校内的培训班还轮不到他授课。一方面赚取外快贴补家用,另一方面也能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后来,校外上课东窗事发,受到学校的处分,伤了面子,不能待在北大了。不得已,俞敏洪辞了北大的公职,成了英语培训专职个体户,混迹于贴小广告、私自办学的人潮中。

俞敏洪无奈之中的选择,迎合了时代的潮流,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他的英语培训、民营教育事业迅速崛起。创业之初,没有资源,也没有品牌,更看不到未来,只有家人是自己坚定的支持者。所以,民营企业在创业之初,基本上是由家人或亲戚基于血缘关系构成的。随着事业的发展,家人的知识与能力毕竟有限,这时候首选的同盟军往往是同学或战友,基于学缘(或事缘)关系构成组织。俞敏洪书生出身,只能选择学缘。为此,俞敏洪飞抵美国,游说徐小平、王强加盟新东方。俞敏洪、徐小平、王强三人构成了新东方的三驾马车,三人各施所长,新东方成了出国留学人的首选,新东方成了造梦工厂,俞敏洪也成了留学教父。大体的故事,可以买票去看电影《中国合伙人》。

组织化的新东方也像其他组织一样,面临着分工与协调的矛盾与冲突。在激烈冲突中寻找理性,在跌跌撞撞中探寻出路,经过公司化治理、上市规范后,新东方变得更加规范,也更加包容。如今3万名员工的新东方早已冲淡了血缘、地缘、学缘的关系,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管理规范的民营教育培训机构,因为,它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

原来的三驾马车,只有俞敏洪还套在新东方上,徐小平、王强成立了真格基金,继续着新东方的梦想,帮助青年人创业,俩人成了青年人的创业导师。当然,他们还是新东方的股东,一如既往地关心新东方的发展。他们还是好朋友,经常聚聚。

正如《中国合伙人》男主角成冬青的一句台词“我们不得不成功”,与成功者同行,是走向成功的可靠路径。加盟一个组织或者创造一个组织,依靠组织的力量取得进步或成功的力量。新东方是“合伙人”的成功。(根据公开资料编写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