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市场洞察

1.1确定战略集团

在2.3.2节中介绍了市场洞察的第一步是确定战略集团(以下分别根据市场洞察的逻辑顺序进行模板介绍),实施相同基本战略的企业形成了战略群组,是竞争最为激烈的群体,也是竞争分析主要的比较对象。

图7-1为“确定战略集团”的输出模板(模板1):

图7-1 模板1:确定战略集团

模板使用要点:(1)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合适自身情境的比较维度(示例中两个维度是“品牌”和“区域”);(2)战略集团在一个业务中可以存在多个。

1.2看自己

第一,基于对产业的理解,绘制公司价值链。

图7-2为“看自己”的输出模板(模板2):

图7-2 模板2:绘制公司价值链

模板使用要点:(1)绘制公司目前在价值链中占据的所有位置,例如研发、设计、生产等;(2)在可能的情况下,绘制二级价值链。

第二,通过运用VRIO判别矩阵对企业资源与能力进行价值性(V)、稀缺性(R)、难以模仿性(I)、组织性(O)评估,从而识别出企业的核心资源与能力。

表7-1为“看自己”的输出模板(模板3):

表7-1 模板3:判别资源能力

模板使用要点:(1)竞争劣势、竞争均势、暂时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优势比较的参照物,是在“确定战略集团”索取的竞争对手;(2)要理解暂时竞争优势中“暂时”的含义。

1.3看宏观

第一,分析政策导向、经济环境、社会消费以及科技创新等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关键趋势)。

表7-2为“看宏观”的输出模板(模板4):

表7-2 模板4:分析宏观趋势

模板使用要点:(1)“STEEPLE+I”模型是基本模型,实际使用需要根据产业特性、公司实际进行调整;(2)社会、技术和经济等要素的顺序也需要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第二,对关键趋势作趋势指数评价

图7-3为“看宏观”的输出模板(模板5):

图7-3 模板5:评价趋势指数

模板使用要点:(1)趋势集合是从上一个模板中的子集,目的是找到“即将到来”的趋势。

第三,看这些关键趋势(结构性趋势)对战略决策的影响

表7-3为“看宏观”的输出模板(模板6):

表7-3 模板6:宏观分析总结

模板使用要点:(1)企业的优势、劣势在“看自己”中已经完成;(2)模板6的重点是判断趋势指数高的趋势与公司优劣势的结合。

1.4看产业

第一,对产业进行定义和划分(注意:区分产业和业务)

图7-4为“看产业”的输出模板(模板7):

图7-4 模板7:产业定义

模板使用要点:(1)产业划分可以不拘泥于现有划分版本(例如统计局、证监会等已有划分);(2)充分发挥想象力,形成新的产业版图。

第二,分析公司所处细分行业的发展现状是什么?

表7-4为“看产业”的输出模板(模板8):

表7-4 模板8:分析细分产业

模板使用要点:(1)产业规模、增长速度、利润空间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2)根据当前对产业的关注程度对顺序进行调整。

第三,结合产业经济特性以及价值转移趋势分析,同时结合“看自己”的结论得出细分行业的行业吸引力以及企业竞争力。

表7-5为“看产业”的输出模板(模板9):

表7-5 模板9:评价产业吸引力

注:1=毫无吸引力,2=没有吸引力,3=中性影响,4=有吸引力,5=极有吸引力

模板使用要点:(1)要有结论:产业中细分行业的吸引力排序是什么?

第四,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看自己”的结论得出细分行业的行业吸引力以及企业竞争力(续)。

表7-6为“看产业”的输出模板(模板10):

表7-6 模板10:评价企业竞争力

注:1=极度竞争劣势,2=竞争劣势;3=同竞争对手持平,4=竞争优势,5=极度竞争优势

模板使用要点:(1)要有结论:产业中我们的优势细分行业排序是什么?

第五,通过关键成功因素判别矩阵,识别产业的关键成功因素。

表7-7为“看产业”的输出模板(模板11):

表7-7 模板11:分析关键成功因素

模板使用要点:(1)通过“关键成功因素判别”矩阵对成功因素进行排序,发现“关键”;(2)两两打分的标准,2分(更加关键)、1分(一样)和0分(不如)。

第六,通过识别关键成功因素,分析公司资源与能力分析以及应该弥补的资源短板。

图7-5为“看产业”的输出模板(模板12):

图7-5 模板12:资源能力短板分析

模板使用要点:(1)资源(能力)稀缺程度,结论来自“看自己”;(2)“资源可转移性”是某种资源是否迁移于其他业务。

1.5看竞争

第一,竞争对手的现行战略(业务布局)

表7-8为“看竞争”的输出模板(模板13):

表7-8 模板13:分析竞争对手产业布局

模板使用要点:(1)竞争对手:来自“确定战略集团”;(2)细分产业来自“看产业”。

第二,竞争对手的能力(优势与劣势)

表7-9为“看竞争”的输出模板(模板14):

表7-9 模板14:分析竞争对手优劣势

模板使用要点:(1)竞争对手来自“确定战略集团”;(2)资源能力来自“看自己”(持续竞争优势、暂时竞争优势以及劣势)。

1.6看客户

第一,对客户进行分级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客户的战略、供应、需求情况及其变化(先从一类客户开始)。

表7-10为“看客户”的输出模板(模板15):

表7-10 模板15:分析客户战略与采购需求

表7-11为“看客户”的输出模板(模板16):

表7-11 模板16:分析客户供应商

模板使用要点:(1);战略客户的战略意图、战略规划和战略部署是分析重点;(2)战略、供应和需求三个维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1.7形成战略机会

通过以上1.1-1.6六个步骤,通过以下五个步骤得出公司面临的战略机会。

第1表7-12为“形成战略机会点”的输出模板(模板17):

表7-12 模板17:盘点机会战略点

模板使用要点:(1)并不是“每看”一一形成战略机会,市场洞察分为五个维度更多是为了分析的方便,实际上每个战略机会是多个维度共同作用的结果;(2)“发生了什么变化”是重点,机会源于变化。

第二,过滤机会,形成公司的真实机会(集合)。愿景使命、发展预期与冒险倾向为上述机会识别提供了“过滤器”,是最主要的“过滤器”。

图7-6为“机会过滤”的输出模板(模板18):

图7-6 模板18:机会过滤

模板使用要点:(1)过滤的含义是指去掉在模板16中识别出的战略机会;(2)防止“过滤过度“。

第三,对机会进行优先级分类。

图7-7为“形成战略机会点”的输出模板(模板19)

图7-7 模板19:机会矩阵

模板使用要点:(1);金矿机会和最高目标机会是关注的重点;(2)要“勇于”承认存疑机会。

第四,把握战略机会窗口。

表7-13为“形成战略机会点”的输出模板(模板20):

表7-13 模板20:战略性机会总结

模板使用要点:(1)理解机会窗,“机会窗”指对某种事物干预的最佳时期,“战略机会窗”指把握战略机会的最佳时期;(2)机会窗口需要量化(无法量化需要清晰描述)。

第五,形成战略机会图谱,为创新焦点”未来业务组合”等提供输入。

模板使用要点:(1);深刻理解机会;(2)机会在业务组合、业务设计以及关键任务等环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