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异议处理”这四个字打了引号,是因为我不太喜欢这个词,但这四个字已经成了行业里的一个专有词汇。
我觉得每个客户有异议是非常正常的,我们也谈不上去处理异议,其实就是解决客户的问题就好,我想讲的是如何正确的解决客户的问题与疑虑。
很多客户的问题是相同的,代表了大部分客户对保险的关注点与疑虑点。所以很多老师会教一些新人,遇到这个问题怎么回答,遇到那个问题怎么回答,也就成了背话术。
如果回答都是正确的、没有误导,我不反对背话术,但是会发现效果不佳,因为很多客户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知道你会回答什么。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客户有疑虑,但不会问你,直接把你淘汰。
一个客户找我之前已经找过一个代理人及一个保险经纪人,这两个人都是他的朋友。先找的某知名公司的代理人,代理人给客户服务过程中得知客户还认识经纪人朋友,代理人就跟客户说:“经纪人只会推荐一些小公司的产品,因为那些公司产品责任理赔都不好,但是佣金高,所以经纪人会推荐。同时,大公司的产品,经纪公司卖不了。”
客户还是打算找他经纪人朋友试试,经纪人朋友帮做了一些需求分析后就给出了方案,果不其然,出的方案都是一些没听过的小公司产品,客户看了后直接不联系了。
我问这个客户为什么不回复。客户表示这个经纪人的确如他代理人朋友所说,只卖小公司的产品,一定是佣金高的,客户觉得这个经纪人朋友是在坑他。
我问客户为什么不把这个疑问跟经纪人说一下?客户表示:“他肯定会说这种公司怎么好,后面肯定有一套词等着我,我怕被忽悠。”我当时非常理解这个客户,也为那个经纪人可惜,那个经纪人应该知道如何回答客户的问题,但他完全没有机会回复。
所以,我们不应该等着客户提出异议,而是应该把异议前置,既然知道客户在乎的是什么、担心的是什么、知道我们会被误解什么、知道一些同业会怎么说我们,更应该把真实的情况说出来,不用等客户问。
这里我想说并不是套路,而是一种好的工作方法,这个不仅仅有助于我们表达,也有助于客户了解他真正想要了解的。
比如我们想解决经纪人卖小公司产品的异议,这是几乎所有客户都应该会担心的。给客户做需求分析之前,就应该问客户对公司有什么要求,在乎品牌还是在乎公司大小,还是在乎性价比。以这个为话题,引出自己可以卖各种各样的公司的产品,不管是品牌大的品牌小的、规模大的规模小的、性价比高的性价比低的。
我们要知道是跟客户一起选产品,不要上来就下立场说哪类产品最好,我们优势之一就是中立,中立的特点就是不以自己的利益与喜好影响客户的需求。不要等客户来问我们,而是我们要把客户常见的问题提出来,然后一起解决问题。
关于是不是经纪人愿意推荐佣金高的产品问题,其实我们都知道,同类产品的佣金率都是一样的,推的一般是价格较便宜的,也就是总佣金相对低的。这个问题就是很多客户心理会有,但一般不会主动问。
我一般会主动点破这一点,跟客户讲:“很多客户都担心我们会推荐佣金高的产品,你没有这个疑虑吗?” 一般客户会笑笑表示会这样认为。
然后我会告诉客户实际情况,同样保额的重疾,我这里有卖1万元的,有卖1.5万元的,其中1.5万元是大品牌,我佣金比例一样,1.5万元我赚得更多。
实际情况,很可能1.5万元的责任还没有1万元的好,如果客户以后发现有更好的没推荐,那以后会不会退保不说,至少我在客户眼里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了。而我更希望把真正好的产品给你,第一次可以少赚钱,但以后如果客户发现我是真心为他考虑的,会介绍客户,这才是真正的高佣金。
如果有人说我们卖佣金高的产品也对,因为真正的高不是一个客户赚得多,而是一个客户赚得少,但得到一个客户的认可,能够被转介绍给更多的客户。
还有一点我想说,解决客户的问题可以,但一定要理解客户为什么有这个问题,以及要理解客户的任何决定。
很多人做任何事非要有一个绝对的对与错,而且这个对与错的评判标准是自己的认知。如果这样的特点只关系到自己的时候无所谓,但身为保险顾问,我们在服务一个客户的时候,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客户,一定要好好理解客户的想法。
所以,我也会卖一些我觉得不是最好的产品,但客户就是喜欢就是想要,我们能做的就是清清楚楚地告诉客户利弊,最后客户有自己的判断我也完全理解与配合,保险真的不是必须要买哪个产品,或者说买哪个就绝对亏了。客户决定购买保险其实是一个影响因素挺多的决定,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客户尽量客观的尽量专业的解决他在乎的问题。
“异议处理”最重要的不是背话术、背问题的答案,而是要知道客户为什么问这些问题,以及为何要解释这些问题,重要的是如何把我们想说的话说出来。
我们要理解客户心里想但不会问的,要理解客户担心很多“我们觉得不用担心”的这件事儿,要理解客户想买的产品与你认为好的不一致的这件事儿。把问题放到前面讲,如实地讲,专业与真诚,客户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