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与HR团队一直在思考与讨论,对于公司内部各部门,如何体现其人力效率情况,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把其作为一个独立核算单位来计算其成本与产出;另一个是作为非独立核算的单位,这个时候更多是看其人均的价值贡献,在既定成本之下,有没有更多的价值贡献增长,比如HR部门人员,它的价值贡献就是员工招聘量、干部留任率等。
以上两类指标,人效的提升主要是看指标的改进情况,比如人均成本/毛利的降低、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均服务比的增加等。
除了各部门的人效指标外,怎么去管理和落地人效的改进呢,有哪些有效的方式?
林枫和管理层进行反复讨论,后来确定了必须要把人效落到每一个人的方式,看到每个人的投入产出比,投入就是他的工时,产出就是他的绩效成果;产出是一些量化的指标,比如销售收入、工时利用率,还有绩效成果。
公司每个月在人力盘点会上,把每个人的投入产出对照来看,看看他的成本与产出谁更大,如果是投入少于产出,那么这个人就是值得的,就是能够给组织带来正面效益的;如果是投入大于产出,那么这个人就是一种人力的浪费,给组织就是负面的效益,必须想办法把他的人效提升起来,比如通过价值观提升、绩效辅导、培训赋能等,帮助他尽快的提升人力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