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我考试合格之后,系主任给我颁发证书,当我上台接过证书的那一刻,全班响起热烈掌声,尤其是那些阿拉伯孩子。他们说,没想到一个50岁的男人,竟然比他们考得还好,他们心里非常佩服,说中国人,了不起!】
49岁出外求学,这是我迈出的艰难一步。
前面说过,读书是我的一大爱好。辞职办企业二十多年后,我心中有了一种危机感,读书越多,越觉得自己知识贫乏,总感到自己在原地打转,内心真切需要充实,所以,出外求学成了我的最大愿望。
我这人不喜欢空谈,也不爱幻想,确定自己需要什么就坚定不移地去干。出外学习的最大难题之一是,学校授课全是英语,我基本上是个英语盲。为此,我立志从头学起,到新东方英语培训班恶补了两个多月,买来几本英汉词典,蚂蚁啃骨头。在能够简单对话之后,我就到新加坡去学MBA。
在新加坡的那所学校,有两件事让我受不了:一是教课的老师都是马来西亚人和印度人,而MBA是欧美课程,相当于让我和日本人、韩国人学英语,不仅不是原汁原味的英语,而且有点非马非驴。听不懂不说,主要是感觉学不到真经;二是我有点胖,新加坡气候炎热,经常感觉身体不适,心情不好,不愿苦熬浪费时间,索性就回来了。
经过短暂地调整,我决定去美国学习。第一次申请波士顿大学,但被拒绝了,没给我发邀请函。第二次我申请
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大学,这次得到批准,发了邀请。但是大使馆整整耽误了我半年时间,不发签证,不让我走。
当时我电话预约,对方一位女士问我办什么签证,我说F1(学生签证),她说你看看你的申请,年龄多大了,我说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她说你确定吗?我说确定,然后就给我办了签证。谁知到真签时,却把我的材料扣在那,说他们审核一下,让我等通知。
这一下审核就四个多月,向我提出了很多问题。大使馆的人先后数次打电话询问,说我在北京还不错,自己有企业,经营的也可以,孩子、爱人家庭各方面都很好,怎么想起来去学习,等等。我说干了二十多年,想给自己充充电,不可以吗?他让我把我公司所在位置的照片发给他,还让我把我们公司给客户开的一万元以上的增值税发票复印件传真给他。后来我实在烦透了,找到他们说:“我这个年龄出去引起怀疑,这一点我能理解,但请您相信,我从生下来到现在,一直都是爱国的,我爱我的祖国,不想搞移民滞留,今天我是最后一次来,办不办由您决定吧!”他们说:“你的心情我们也理解,这是大使馆的例行公事,必须这样做。”这个过程,非常折磨人,给我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从2012年3月一直拖到10月,10月22日那天,总算正式批下来了。但是晚了,走不成了,那所学校9月就开学了。无奈,只得跟学校做一番解释,再办一次手续,再交一次手续费,才得到了正式邀请函。2012年圣诞节之后,我终于踏上了旅美求学路。
学校一个班十五六个学生,大部分是阿拉伯的姑娘和小伙子,男生里数我最大,女生里有个比我还大的美国老太太。每天6节课,每节45分钟。教学科目有统计、会计、战略、人力资源、物理、数学。只有系主任,没有班主任。导师给我们上完课就走了,平时看不到,有需要请教的问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预约。
学习的艰难也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最主要的就是语言交流,课堂上只能听个大概意思,全靠课下自己查着字典一点点温习。在生活上也是这样,比如出租屋的合同,有很多不许养猫、养狗,定期打扫等细则,你必须看明白。房子漏了、窗帘坏了等,有一些专用术语就要先查字典,自己先把话说熟练了,然后给物业说明情况,让他们派人修理。
第一学期我考试合格之后,系主任给我颁发证书,我上台接过证书的那一刻,响起热烈掌声,尤其是那些阿拉伯孩子。他们说,没想到一个50岁的男人,竟然比他们考的还好,他们心里非常佩服,说中国人,了不起!那天,正好我太太也在,她也感动得泪光闪闪。
学习跟企业管理一样,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目标,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古人说得好:“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