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1 市场需求、产品需求、设计需求的关系
项目目标是分层次的,所以需求也是分层次的,如表15-16所示。
表15-16 需求也是分层次的
序号 |
主题 |
内容 |
输出 |
1 |
业务目标 |
在项目干系人眼中,项目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
项目任务书 |
2 |
用户目标 |
用户需求,在产品具体使用者眼中,产品需要完成哪些功能 |
市场需求规格 |
3 |
功能目标 |
功能需求,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产品需要具有哪些功能 |
产品需求规格 |
市场需求、产品需求、设计需求的关系如图15-5、表15-17所示。
图15-5 市场需求、产品需求、设计需求的关系
表15-17 市场需求、产品需求、设计需求的关系
序号 |
主题 |
内容 |
1 |
市场需求(用户需求) |
² 用户需求是指来自于客户或代理人的原始需要的描述,通常它描述的内容包括客户所面临的业务问题,并对问题解决所提出的期望; ² 用户需求并不一定要由真实的客户提出,它可以由任何人提出,反映了客户对系统或产品高层次的目标要求; ² 由于客户能力和水平的限制,一般情况下,用户需求的描述较为随意、笼统和概括; ² 市场需求是经过产品经理分析后的客户/用户需求信息,体现了客户和竞争的情况 |
2 |
产品需求 |
² 经过了产品经理分析和抽象后的需求定义; ² 与用户需求不同,产品需求是站在产品的角度,描述产品必须具备的产品功能,以及所需具备的特性及能力。产品需求是客户与研发项目之间的信息桥梁,通过它将客户语言转化为产品语言; ² 产品需求更多是从客户的产品发展、财务、战略出发,更多体现了客户高层的要求,涉及产品整体宏观上的要求,也就是对与其他产品有明显差异的特性需求 |
3 |
设计需求(需求规格) |
² 根据产品开发的需要,在产品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定义产品的详细规格甚至设计特性。以便在研发团队间建立对需求的统一认识,用来指导产品设计工作的输入; ² 设计需求是三个层次的需求中最详尽、最抽象的描述方式; ² 设计需求顾名思义就是设计+需求,设计需求定义时一定要在深度上下功夫,细化到能够通过设计来实现,并且能落实到具体的物理模块来承载 |
很多企业从产品需求或者设计需求开始研发,缺失了市场调研、市场需求收集、需求过滤及分析、版本路标规划的动作。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定义产品需求和设计需求,设计需求应和客户达成一致,且简单明了、不易误解、可量化、可验证,能通过详细和实际的测试加以检验。
15.8.2 需求管理和产品开发流程的关系
需求管理和产品开发流程的关系如表15-18所示。
表15-18 需求管理和产品开发流程的关系
序号 |
主题 |
内容 |
1 |
需求分配到产品开发 |
² 潜在需求(收集并输入需求管理流程的需求)被分配到PDT进行处理。需求在PDCP之前到达PDT,需求可能被接受、延迟或拒绝。被接受,就会将潜在需求融入基线和计划,随后要通过CDCP/PDCP审批。有效的潜在需求可能不会被PDT整合到基线中,此时会延迟潜在需求,以后处理; ² 对于PDCP后PDT的新或变化的需求,应触发需求变更流程。PDT应在IPD框架中考虑需求,并通过IPD管理体系进行正式决策 |
2 |
定义产品需求时参考需求库 |
在PDT定义产品需求时需要查看潜在需求库,需求管理流程为获取潜在需求库提供了条件,PDT会参考该需求库并确定是否有可以使用的高价值需求 |
3 |
产品开发过程中检查需求是否已处理 |
在重要的里程碑点(PDCP、ADCP)检查需求是否已处理,承诺的需求是否已执行 |
15.8.3 客户需求变更流程
客户需求变更流程如图15-6所示。
15.8.4 需求管理等级
笔者把企业的需求管理分为以下几个等级,企业可以比对处在哪个等级,如表15-19所示。
表15-19 需求管理等级
序号 |
主题 |
内容 |
1 |
出租车公司 |
招手即停 |
2 |
公交车 |
只有六站,只在六个地方停车,只在产品开发的六个技术评审点更改产品需求 |
3 |
长途大巴 |
全程高速,中间不停车 |
4 |
飞机 |
什么时候起飞、什么时候落地公司说了算,有意见可以提,但是公司不一定采纳 |
图15-6 客户需求变更流程
15.8.5 需求度量
为了反映需求管理活动的状况、改进需求开发过程,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应周期性地或事件驱动地收集如下度量数据。
♢用户需求/产品需求总数量和新增数量;
♢需求变更的总数量和新增数量;
♢需求缺陷的总数量和新增数量;
♢需求在各个状态的分布数量和百分比;
♢需求开发各阶段投入的人数和各阶段总的工作量;
♢处在不同状态(提议、批准、实施、实现、完成、不通过和拒绝、预研、延迟、上报、废弃)的变更请求的合计数量或百分比;
♢每个部门发出的需求变更请求的数量;
♢需求变更活动的人力、物力;
♢需求变更率:需求基线化后,变更的需求数/实现的需求总数;
♢需求有效率:产品发布后,市场及客户确认的有效需求数/实现的需求总数;
♢需求及时关闭率:入库需求及时关闭率/需求总数;
♢需求变更工作量;需求追踪工作量。
应定期跟踪需求的状态分布,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如图15-7所示。
图15-7 需求的状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