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者,象也。我们可以这样说,象是《易经》的骨干,也是《易经》的灵魂。离开了象,就没有办法谈易,《易经》与其它学术最不一样的特点,就表现在象上面。我们所说的阴阳二仪是什么呢?仪,就是仪表,就是外象嘛。《易经》的整个卦象,都是阳仪与阴仪相叠加以后形成的。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为神”,以及刚柔、吉凶、数理上的种种变化,都是通过阴仪和阳仪的互动变化表现出来的,这就是《易经》的整套符号系统。
有人说《易经》里面一阴一阳的变化,与莱布尼茨数学里面的“二进制”很相像,尤其是计算机理论上,一个0,一个1,可以把0当作阴爻,把1当作阳爻。这里大家要注意,仪和爻不能混淆,一般形成卦象之后才叫爻,没有形成卦象就叫做仪。虽然《易经》的阴阳观念和数学二进制表面看起来很相似,但实际上却有很大的差异。说《易经》与二进制很相像,怎么说呢?就是自降身价的感觉,就像我们说一只凤凰很漂亮,漂亮得像只会打鸣的公鸡一样。二进制只是纯粹的数学模型,它只有在数学及其应用领域里才有意义,超出了这个范畴,就什么也不是了。而《易经》的阴仪、阳仪,它既代表数理的进位模型,也代表精神的相互转化;既能反映宇宙天地的自然现象,也能反映社会人文的现象;既能代表具体的事物,也可以代表抽象的概念。
不要小看这一阴一阳的两根杠杠啊!从自然现象来说,阴阳可以代表天地、代表日月、代表生物的雄雌,等等;从社会人文上看,阴阳可以代表社会的光明与黑暗、时代进步与落后、制度的完整与缺失,等等;从人的内在精神上看,阴阳也可以形容一个人精神的开朗与幽闭、积极与消极、活泼与安静、正直与险恶等,甚至还能够代表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不仅如此,阴阳还可以表现事物抽象的性状,比如刚柔、正反、内外、方圆,等等。可以这样说,凡是人类感官一动所能感受到的一切现象,凡是人类精神一动所能产生出来的一切内容,都可以用《易经》的阴阳系统表示出来。由阴阳观念为基础所形成的《易经》各卦,它不仅能表达天地间的现象、道理,更重要的是,它还能指导我们在社会人生中的行为方式,表达社会人事的变化规律。因此,易象是一整套的象征体系,也是中华文化非常了不起的地方。
《易经》是中华古圣所作,相传伏羲画卦,这个卦不是随便乱来的,不是一个人发个狠闭门不出,在家中当发明家,发明出两根杠杠,一个代表男,一个代表女。不是这样的!它真正是通过远古圣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么来的,不然就不可能有这么强大的涵括能力!所以,通过这一套易象的体系,《易经》就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精神统一起来,自成一套完整的学术系统。这正是中华文明有别于世界其它古老文明的最独特、也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我们在《易经》的理、气、象、数上有了基本的了解,对于后面的学习相对就要容易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