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什么样的店铺需要改装

最近,店长小李发现自家药店对面的竞争对手自翻新改装了店铺之后,变得门庭若市、生意红火,相较之下,自己的店铺倒显得门可罗雀、无人问津。小李十分疑惑,对面的店铺并不陈旧,装修频率却比自家店铺高出许多,可改装费用非但没成为他们的负担,销售业绩却蒸蒸日上,难道店铺改装还有些自己不知道的门道?

改装门道:迎合市场

人有衣,店有型。如同人的衣着以及由此产生的气质向欣赏者发出示好的信号一样,门店的店容店貌、装修风格也向消费者传递着欢迎光临的信息。社会主流消费心理一直在变化,药店周边商圈消费人群也在不断更换,药店也须随时调整自己的装饰和陈列。在经历一个销售周期后,药店需要进行全面改装升级,让顾客对药店保持新鲜感。那么,具体哪些情况下门店需要改装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符合顾客需求

门店改装与否以及改装的风格,虽与店面新旧程度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取决于是否符合目标客户群的价值取向。

以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经营了将近20年的某乡镇药店为例,当地居民以留守人群为主,属于典型的10前和60后人群,不难得出一个推论,便宜是他们最主要的价值取向。如果对古朴、陈旧的店面进行改造,使之时尚、靓丽起来,其后果将会使朴素的顾客们认为药店营运成本上升,药价也会上涨。如果此时恰逢其他药店发动低价攻势,那该药店或许就“寿终正寝”。即使没有此类危机,装修成本也是一笔不必要的开支。其实就这间古老的药店来说,做到整洁、卫生、通透等,就能留住客户,故而这也应该成为该店店容店貌管理的主要方向。

即使是在口碑传播快捷的今天,以方便为主且随机选择购物场所还是当前的主流思维。在地理位置相当的情况下,装修风格、陈列装饰得到顾客认可的药店,就会赢得商机。即使是“老字号”的药店,在高流动、快思维的中青年人面前,如不根据其消费偏好进行改装,也会逐步被边缘化。

(二)改变经营方式

传统药店人员的推荐可信度比较高,顾客对店员推荐也有很强的依赖,柜台式销售方式会比较方便。但是,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地拥有消费话语权,其更为独立的思维必然会对药店经营方式产生冲击。传统的闭柜经营既对顾客不便,又增加了店员工作量,不能适应顾客在药店自主选购商品的要求。药店若能通过改装,及时调整营销模式,必能抓住市场先机。

(三)改装附加值:增效减员

房租和用人成本上升,是当下药店面临的最主要压力。对门店进行改装,可以提升现有空间的利用率,能够将店员用武之地从拿货集中到产品推荐上,并围绕此目标进行布局调整和产品品类升级。在充分用好现有场地、人员的基础上,增加经营品类,扩大消费客户群,提升销售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