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快消品销售人员的选拔和培养

每天进入销售行业的人太多,而每年从业务员岗位结束销售生涯的人也不在少数,而真正能从销售做到总监或负责公司营销的人凤毛麟角。

企业要关注销售人员的需求。企业不仅要不断招人、培训,还要关注他们的需求,只有知道销售人员需要什么,才能培养好、用好和留住他们。对销售人员来说,这可能不是问题,但我想,很多人也走了不少弯路,也有很多心酸的故事。特别是新人,如果有专人指导,情况就不一样了。

很多人都会说:“销售嘛,多看、多听、多问、多干就行。”这是简单的表述,怎么才能实施?有标准吗?有人认为,做好销售要多参加培训、多看书……但往往基层销售人员缺乏培训,又最需要培训。销售人员到底要怎么成长?

很多人认为,销售是一个门槛很低的职业,没办法了才用其糊口,这是大错特错的。很多销售人员一辈子就结束在职业的不断转换中,实在令人遗憾。

第一,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对行业和企业有兴趣,这是基础。有人会说:“现在找工作那么难,还说什么喜欢不喜欢,只要有份工作就不错了。”当然,先就业不错,但至少不能讨厌这份工作,开始工作的时候就要寻找自己感兴趣、愿意在这方面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准确地说是“爱”这个行业或从事的工作。知易行难,很多销售人员都在业务员层面就结束了营销生涯,这是为什么?最大的原因是他们根本不喜欢这个职业或从事的工作。我花了3年时间才真正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行业,而后又花了5年时间才找到自己擅长的职业。

我问过很多人,包括从事营销工作或与营销工作没有太大联系的人,也包括刚毕业的大学生,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家都很模糊,很多工作了很多年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更不用说擅长什么了。我问一个业务代表:“你为什么做销售?”他说:“我没有什么技能,学历也不高,做销售是生活所迫,没有办法。”这样的心态,谈何成功!

第二,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发现喜欢的事情只是基础,并不代表你能做好。有的销售人员独立进行市场开发的能力很强,做了几年后,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更高的职位,自己到了更高的职位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自己不但没有做好,而且使公司失去了一个优秀的业务员,得到的是一个很差的“管理者”。资源整合、战略思维、团队管理要求销售人员不能单兵作战,要团队作战。

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并不是一定要提升职位,而是在这个过程中能合理利用有限资源达到更高的产出,更快地实现目标。

怎么才算擅长?不是“想都不用想”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能充分驾驭、控制局面,遇到问题不是束手无策,通过努力能完美地实现公司目标并获得客户的认可,体现了价值,这就是擅长。

第三,聚焦专业。大学时代,教营销学的老师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对我们说:“留心2~3个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不断积累知识和行业发展相关信息、数据,将来会有大用处的。”那时没有深刻体会,但也照做了。没想到,自己毕业进入的第一家企业就问了行业问题,以及对行业发展的大致观点和策略。还好,因为留心、有积累,轻松过关了。从那时起,就加深了自己平时要多积累的想法。平时积累的方法多种多样,总的来说,要做到“三心”,留心、用心和恒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习惯。

第四,不断成功。我认为,人需要理想,甚至是梦想。哪怕实现小小的梦想,比单纯的物质激励更能激励人、打动人、留住人。

下面就谈谈我对行业、企业成就销售人员的看法。

观点一: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等新兴行业与职业成就、好坏无关。

互联网兴起前,一家企业做到1亿元的销售额需要10年的时间,做到10亿元的销售额,需要15~20年的时间。而电商时代,做到1亿元的销售额可能不到3年,做到10亿元的销售额可能不到5年,淘宝交易额做到1万亿元的销售额才用了10年。但我还是认为,这与销售人员选择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没有太大关系,传统行业一样可以造就顶级的销售人才。

互联网是一种趋势,目前,传统行业依然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所以,我们大可不必都选择互联网行业,只是我们的销售渠道多了一种方式,并要企业和销售人员重视。

观点二:如果很喜欢这个行业,一定要坚持。

我选择做快消品,就一直在这个行业做,做了10多年。大家都知道,做酒水的销售人员很辛苦,竞争非常激烈,不但要做普通的终端小店,还要做餐饮、夜市、娱乐场所,也是纯体力活。如果不坚持,到处乱窜,回头一看,还在原地打转。做什么,可以先看看、先试试,一旦选定,就要持之以恒、全身心投入。

观点三:实在不适合、不愿做销售就转型。

我的一个观点是,卓越的销售人员是选拔出来的,不是培训出来的。记住,是卓越的销售人员不能通过培训完成。要训练一个合格的销售人员很容易,但你不能将其培养成卓越的销售人员。

被动转型:

第一种情况:郁闷不得志,“运气”不好。消费品的“三板斧”:第一板斧:年初铺货;第二板斧:渠道活动和旺季终端;第三板斧:消费者促销活动。“三板斧”之后,就收工了,等着第二年的“三板斧”。年复一年,市场没有任何起色,重复着前一年的内容,久而久之,经销商、厂家、终端、业务员就习以为常了,不会再去想其他方法。就算个人想,也得不到厂家、经销商和终端的配合。

销售人员最怕的是没有任何业绩,这样下去,看不到希望和前途,大多数人会选择走人,极少数人会继续耗下去。

第二种情况:不适合做销售。做了很多年,还是没感觉,对本职的销售工作没有心得和体会,更没有总结、提升,每年“等、靠、要”,不主动想办法、寻找突破口,这种人是不适合做销售工作的典型。

主动转型:有远大的志向,有更好的选择。

第一种情况:转型为相关的工作岗位,如营销岗位、培训、策划等。有的销售人员在销售岗位上做了好几年,发现自己在营销、市场上的作为比在业务层面更有发展空间、更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就会转型做市场部门或培训方面的工作。这并不是说他不适合做业务,而是他更喜欢和更擅长做其他工作而已。

第二种情况:创业自立。有的人早有打算,有的人在工作中发现了好机会,那些有准备和有勇气的销售人员是可以尝试创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