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机会成就能力的巧劲--先做势,后做事,再做实

人在顺境时,偏爱夸大自己的能力,而身处逆境时,却一味怪罪于机会的不公。在矛盾中纠结的企业经营者,回顾过去时心不平静,面向未来之际,就难免心有戚戚。观看企业家类访谈节目,大成的企业家,多半将成就归于幸运,时势造机会,机会成就人,这样的逻辑屡见不鲜,倒不是这些功成名就的企业家在故作谦虚。真切地看待自己的能力,真诚地对待过去的成功,确是大成者的成功要素。而小成的企业家,自认为处在事业的上升期,认为过去的成功主要因自己的作为,倒也不是他们骄傲,而是想给下一个成功找一个坚实的基石,而把自己当成基石,似乎更为牢靠一些。

顺大势,成大事,对于工业品企业而言,实在恰当不过了。国内的制造业,从一张白纸起步到今天的花团锦簇,每一步的前行,都与社会时代相呼应。国家的崛起,民生的幸福,有赖于工业的进步。从食品饮料,到汽车家居,再到高铁飞机,每个时代的工业主题,都与国强民富直接对应。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企业家们,摸准了时代的经济脉搏,企业战车就可奔驰向长阔高远的未来。

广东的工业需要转型,其实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注定了。简单的“三来一补”加工贸易,把自己压制在产业链的末端,仗着人力、土地的便宜,以及政策的倾斜,过快、过容易的兴起,困难与瓶颈的到来就会越早。外贸与内贸的均衡发展,让广东工业再一次站在了全国的前列,家居、照明、石材和家电等产业,与其说是从广东走向全国,还不如说广东企业家胸怀全国市场,率先布局,领先启动,进而引领全国市场格局。改革开放的头道汤,广东企业家喝得挺香,而内贸市场的大蛋糕,广东企业家也是当仁不让。顺大势,成大事,广东企业家做的不赖。

大势,时间的跨度少则十年,走向与结果,要看清楚不太难,而其中1~2年的转折期,让人常生迷惑。光伏电的行业大势,如夏日雷雨般,哗啦啦地来了,很多企业都没有准备好,就只要大干快上,生怕错过大势。一些企业家,开着没有大灯、方向盘不稳、刹车失灵的半成品车,就潇洒地猛轰油门,真拿自己的企业当成一辆好跑车了。经营能力不够,怎么办?无限制捆绑政策的大势,收着补贴与贷款搞扩张,然后再去鼓吹资本故事,吸引更多的资金去填补经营的窟窿,几年下来,听故事的人烦了,给政策的人毛了,一批批外强中干的速生大企业,顷刻间土崩瓦解。

光伏电产业有了大势,却没办好大事。发电成本,这个市场的入场券,光伏电企业一直没有摸着边。高于现有电价的两倍,凭什么让客户购买呢?更何况,电网在别人手中,光伏电企业没有强卖的资格。光伏电元器件靠补贴,光伏电站还要吃补贴,再富裕的政府财政也不堪重负。补贴一不动,产业就过冬,光伏电产业的大势,因着集体瞎折腾,落伍于国际对手的距离更远了。本该办大事,却办成了烂事,再好的大势也无济于事。空盼着下一场更猛的大势之风,还不如自己试着飞起来。

大势如大风,刮起来的是风筝还是头猪,命运大不相同。借势而起的企业,得享经济大势,尽得行业先机,可别忘了带上桨,风停了,帆就没有了,要想前行就要划动手中的桨,慢点没关系,动力由自己掌控,命运也就站在自己一边。势如云,舒卷不为人愿,来去不由己意,一生中有一次大势可乘,就不敢说老天不公。事如树,一年一个年轮,来不得速成,椰子树的高大,经不住狂风的考验。实如种,一家企业的经营使命,蕴含着企业和产品的客户与社会价值。好种子,长出好树苗,成为一棵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