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标题犹如点睛之笔,一看便知其要领、赏心悦目,引起强烈兴趣。好的标题,准确、凝练、简明,具有美感,包括外观的形式美、结构的严谨美、表述的精准美、语言的简约美。
在形式上,可通过对称、工整的文字组合,或者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让标题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在内容上,可通过高度概括、精练的语言提出新颖深刻的标题,展现出强烈的思想性、哲理性。
某领导在讲话中,对正风肃纪“新常态”下,一些干部存在反腐倡廉的错误性认识进行凝练概括,指出存在错误的“四论”:
一是“过头论”。有的认为抓作风抓严了,矫枉过正,搞得“为官不易”,甚至“官不聊生”。有的认为“老虎苍蝇”打狠了、查多了,搞得干部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二是“刮风论”。有的认为反腐败是刮一阵风,搞一段时间就会过去,现在打枪,暂且低头。
三是“影响论”。有的认为反腐败会影响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干部变得缩手缩脚、明哲保身,不愿意干事了。
四是“矛盾论”。有的认为清廉为官和事业有为是矛盾的,二者不可能兼顾,当清官就不能当能官,当能官就不能当清官。
再比如苍南县委书记张本锋在汇报关于深化央地合作工作时,其具体做法是:
问题共解,以党建为红色引擎。苍南以党建引领紧密央地联动,深化党建聚合力,组建央地党建联盟,开展村企结对、蹲点服务,营造支持核电浓厚氛围。深入一线破难题,坚持“企呼我应、事不过夜、服务闭环”,工作组常驻核电公司,协调会开在项目现场,确保无障碍施工。依托数智保平安,通过数字化手段,织密核电厂区内外、线上线下“四道防线”,实现实时预警、精密智控。
平台共建,为发展注入绿色动能。苍南支持央企深度参与绿能小镇建设,“中国核谷”持续升温。吸引中广核、中核、华润、华能等一批央企项目进驻,千亿核电“一核引领”,海上风电、抽水蓄能、空气储能、整县光伏“多能并进”,抱团形成双千亿清洁能源产业。
责任共担,将惠民刻进融合发展。苍南深化与中广核在交通、旅游、用工等方面的“5+4”合作框架协议,央地联动践行社会责任。借力发力,聚焦双方共用的基础设施,推动打通沿海到县城大动脉,建设融合供水工程。暖邻惠邻,新建马站人民医院、核电员工宿舍、人才公寓,着力让核电员工扎根苍南,实现本地化用工1373人,间接带动就业3.6万人。
这样的文稿标题,结构整齐、用词准确、富有文采,形式新、观点新、内容实,值得学习借鉴。
那么,如何打造标题,这里提几点建议。
1.视觉冲击力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内容的精要概括,因此要特别醒目、抢眼,既抓住实质和特点,又具有艺术性、审美性。大家是否注意到,新闻媒体的标题为什么有让人点击的冲动?原因就在于新闻标题很能满足读者受众的阅读心理,在起草文稿标题时,可以适当借鉴新闻的标题。
比如在起草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文稿时,某文秘人员从一篇新闻评论中发现其新颖观点,并结合实际加以融合改进,从而提炼出“以大视野谋划大格局,提升发展理念;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强化产业支撑;以大策划打造大品牌,彰显地域特色;以大文化构建大服务,实现惠及全民”4个小标题,新颖别致惹人看。
2.逻辑严密度
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罗素曾说:“语言问题归根结底就是逻辑问题。”打造文章标题时,要强化逻辑观念,运用好概念、判断、推理,确保各层级标题之间不混乱失序。常见的逻辑混乱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交叉打架”。概念界定不清晰,交叉杂糅。比如某县工作总结的标题:一是基础设施加快完善;二是城市管理不断提升;三是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四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五是民生事业稳步发展。其中,项目建设比较宽泛,包括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民生项目、生态环境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等等。这几个小标题之间就存在交叉混乱,写起来就容易“打架”。
第二种是“辈分不分”。就是标题之间的层级混乱,底层次标题的外延超出了高层次标题的外延,或者同一层次标题间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比如以下标题:一是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二是基础设施加快完善;三是城市管理不断提升;四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五是民生事业稳步发展。其中,经济发展外延较大,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这就相当于把“父亲”“儿子”“叔叔”等一股脑儿地全部放在同一层级上。
第三种是“标准各异”。即同一层次的标题划分类别不是同一标准。比如在研究经济运行情况时,一是农业,二是工业,三是服务业,四是投资,五是消费,六是民生。其中,6个标题划分的标准各不相同,前三项是产业,四五项是内需,六项是民生,“眉毛胡子一把抓”。
3.善用修辞法
公文标题要讲究审美,就需要一定的文采,善于灵活运用比喻、对仗、对比、类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让标题生动、整齐、形象。比如大家经常看到,一些领导常用“缺钙”“软骨病”来比喻理想信念的缺失,用“老虎”“苍蝇”比喻腐败分子,用“鞋子合不合脚”比喻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方式,等等,深入浅出,耳目一新。
【延伸阅读】
标题要体现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尤其以准确规范为首要前提,不可为了追求句式整齐,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词不达意,或者自己造一些不规范的“新词”。
比如某地关于发展农业的经验材料,标题为:一是扭住一个目标。二是用好两个抓手。三是突出三个关键,四是强化四个保障。这个“一二三四”,看标题貌似可取,但其中内容生搬硬套、十分牵强。
再比如某地谈学习研究的做法,标题为:一、把理想信念作为启动器;二、把先进榜样作为加速器。辈分、把实地调查作为调节器。四、把鲜明奖惩作为助推器。这里的标题,将学习研究的做法刻意比喻为“启动器、加速器、调节器、助推器”,看似句式统一,实则文不对题、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