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释

勇:知死不辟(避),勇也(《左传·昭二十年》),这是勇的基本意思,不畏惧死亡而继续行动。用在古代是个不太被赞赏的品性:勇,天下之凶德也(《吕氏春秋·论威》);夫勇,逆德也(《国语·越语》)。古代崇尚谦让,对于勇是否定的:德尚礼让,勇则攻夺。

到苏轼《留侯论》对勇做了区分: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敢:敢字的甲骨文是两只手去抓野兽(老虎)的尾巴,表示有胆量,不害怕。

杀:杀的甲骨文是一头野兽的头部被利器刺入,类似西班牙斗牛从牛头刺入利剑的样子。杀即是被利器杀死的意思。但也有另一种新解认为此处的杀不是动词,而是名词,指杀矢或杀器,则此句解释就不是传统理解的过分勇敢会被杀死,而是勇敢就像杀矢一样有杀伤力。此种解释牵强附会。

活:帛书甲本写作“栝”,栝字是拔火棍的意思,有人据此认为栝不应释为活,而是指不用上战场(火场),而是像拨火棍一样就能控制火势,此意与前面将杀释为杀矢一样,意思过于曲折,牵强附会之甚也。此处仍释为存活。

恶:厌恶。恶字的甲骨文是亚形下加一个心,亚是正方形挖去四角之俯视图,是古代的一种镇尸装置,意思让亡灵不再出来。亚字下面加一个心,对于活人来说就是恶心、厌恶的意思。

故:原因。王本此句后还有一句“是以圣人犹难之”,帛书本等均无,疑为注解窜入正文,故去之。

战:通行本做争,帛书本写作“单”,通假为“战”,从帛书本。

应:回应,感应。

繟:chan(音禅),帛书本写作“单”,若亦视为战之通假,与前面不战而善胜意思重复,从通行本做“繟然”。繟,宽绰,舒缓,坦然之意。故也有将此句写作“坦而善谋”,意思是坦荡却善于谋划,意思也通,但与“繟然”之意比,还是差了一点。繟然而善谋,有“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况味。

恢恢:广大貌,指大,即不拘小节。恢然如天地之苞万物(《荀子·非十二子》)。

疏:网格之间距离大,稀疏、不紧密。以疏为美,密则无态(龚自珍《病梅馆记》),疏是中国绘画书法园艺等空间美学的重要审美趣味。疏也有疏远、离间等意思,是根据使用情境正反面意思都有的字。

失:通行本、帛书本均作“失”。此处的失与俗语的“漏”意思相同。漏是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如“铜壶刻漏”,“漏尽更深”等。漏即指孔隙,引申有破绽、泄露、逃脱等意思。将“疏而不失”改为俗语“疏而不漏”,意思倒是更浅近明白,不过老子此句与后世针对犯罪分子的意思完全不同,是针对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