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管理事向管理人转变。
经销商的业务,开始大都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在业务链条上几乎无所不能。随着业务的发展、队伍的壮大,必须要逐步学会分工和放权。规模再扩大,各部门逐渐成规模、职能完善,经销商就要继续往后退,从管理事项向管理团队的维度转换,人才管理成为发展关键。
经销商能够做多大,关键是看自己的管理能力,经销商业绩提升最终受制于此,自身能力成为业务难以突破的天花板。
(2)自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经销商老板总是喜欢“眼睛往外看”,遇到问题习惯觉得是员工的责任。其实,每个人身边的所有环境都是自己经营的,发生的事情是好是坏,都与自己的积累有关。自己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自己是一起问题的根源。
比如经销商交代员工做一件事情,结果员工做砸了。把原因归结为下属没有能力、不用心,但如果进行自我剖析:员工是自己安排的,是不是没有交代清楚,是否过程中间没有跟踪,或许自己在“识人”方面还需要提升技能,不应该安排他去做等。习惯从自身找原因,才能够快速实现自我提升。
(3)与人为善,厚德载物。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德指按照自然规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物就是我们说的福报。我们所有的财富、智慧,用一个“物”字来代表。经销商“厚德”,才能“载物”,二者类似于能量守恒,不能不信。
德行就是积累福报的过程,人的福报就像一个水池,不断通过积德向里面蓄水,福报才会越来越多;而“缺德”,则是不断地从福报水池排水的过程。一旦福报用尽,相应的麻烦和损失也会接踵而来,看问题要看本质。
(4)爱学习,老板带头学。
在德行、学识和财富三者的重要性顺序上,经销商首先想到的是财富,其次才是提升自己的学识、技能,最后才会想到德行。其实大错特错,正确的排序是德行>学识>财富。有德行,自己又爱学习、爱进步,财富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那真是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