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有经验的人,是不是就是高潜牛人?
经验和学习力、思考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企业聘请高潜牛人时,应该从几个维度上判断候选人的情况?
很多公司都知道用高潜牛人的重要性,也深知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发展动力。他们听很多课,看很多书,依据各个专家给出的意见,希望可以组队成功。但一到实际应用时,就会发现理论和现实之间有巨大的鸿沟。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现实世界很复杂,复杂到没有任何一本教科书可以完全描述并解释它;没有任何一种观点,可以囊括所有的情况。同时,数字时代中,所谓成功的创业几乎就等于寻找到合适的高潜牛人;创业的人那么多,成功的却很少,这也佐证了用高潜牛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但通过对实际工作的总结,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特别明显的、在用人这件事上大家常犯的错误。如果能够避免它们,则成功组建优秀团队的概率就会大大地提升。本章将主要和大家分享我在实际工作中的所得,供读者分析和思考。
2015年夏末,我正为一家公司梳理年度营销战略,一个陌生的电话打进来。因为怀疑是广告电话,我没有接通。振铃结束后,不到10秒钟,又接到一条短信,上面赫然写着:“你这个骗子,竟然不敢接电话”怒气跃然屏上。为避免误会,我立即打了过去,对方是一家中型企业的老总。
一番沟通之后,我才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2015年年初,这位老总听了我一门关于企业要用高潜牛人的课程。回到公司后,他便按照个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改组了整个人力资源部门,并下达命令,要求公司招聘更多的“高潜牛人”。
他并没有带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任何人来参加我的课程,也没有详细问清楚“高潜牛人”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就按照自己和同事的理解“经验丰富的人,一定很牛”这个标准,通过各种办法,从当时的互联网巨头公司-BAT(百度、阿里、腾讯)挖人。
他认为,这些人肯定对互联网是有足够经验的。但过了半年,公司上上下下都发现挖来的人不但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害公司损失了近3000万资金。公司的互联网转型项目濒临破产,老员工士气低落。这几个被挖来的“高潜牛人”,也嚷嚷着要跳槽,理由是:老板格局太小,实力不够雄厚。
于是,才有了前面所发生的这一幕。
从最好的公司,挖来有经验、“懂”互联网的人,仍然不能组成优秀的团队-这到底是是为什么呢?经验丰富的人,为什么也不能胜任新工作?
为了找出问题的答案,我答应给这个老板做顾问,深入他的企业调研。调研结果表明:不存在任何其他外在因素导致项目失败;那么,问题就很可能出现在内因上。果然,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挖来的人没有一位有过开创一家公司的经历。他们都是在大学毕业之后就直接到巨头公司的各个岗位上任职。因此,没人知道如何从零开始创办一家企业。这位公司老板和被挖来的高管,都把经历塑造的经验和高潜牛人所必须的素质混淆了,对“经验”本质的理解过于简单。
我把“经验”放在一个二维四象限中来解释失败的原因,可能会更加清晰(如图5-1):
这家公司在大互联网公司挖过来的人员所具备的经验,多是处于上述象限图中的第三象限-单一守成性范畴内的经验。他们可以在大公司完善平台中的特定岗位上有所建树,主要是因为有公司这个平台在,个人才得以发挥;离开了原公司的“平台”,单一守成性的经验,并不足以支撑他们才能的发挥。因此,要想让这类人发挥自己的价值,必须为他们搭建一个和原公司类似的平台——而这正是挖人的企业所希望由被挖人来完成的工作。显然,这是他们无法胜任的。
处于第二象限的是有“多元守成性”能力的人,一般是中大规模企业的高管、职业经理人、CEO等职位的任职者-这些人在管理处于平稳期的大企业时,往往会取得出色的成绩;但如果硬要他们进行开创性的工作,必须以学习力和思考力来弥补自身在“开创性”方面的欠缺。
第四象限中,有单一开创性经验的人,往往在某一个领域内具有开创性的独特视角、或者开办过这个行业内的创业公司;而第一象限内,具有多元开创性人才,才是互联网转型项目或者创业公司最需要的高潜牛人。换句话说,假如你想通过在巨头互联网企业挖人来推进自己公司的变革,那么要考虑的目标可能应该是巨头公司创始人级别的候选人。
笼统的“经验”一说,会给人带来误导。有大公司工作背景的人,自认为经验十足。特别有大互联网公司的工作背景,让他们对“传统行业”充满不屑,往往是以指导者的姿态参与工作。但实际上,仅有守成性经验他们,根本不足以承担转型变革所需的开创性工作;反过来,传统行业的开创性经验,又与数字时代的商业思维逻辑有很大的冲突-因此,也只好“退避三舍”。同时,具有多元化开创能力的人,基本上都是目前商界泰山北斗级别的人物,普通公司根本难以染指。创业和转型公司唯一的机会就是找到具有“单一开创性经验”的、且有“学习力”和“思考力”的人。这类经验,能让人深刻了解“创业”是怎么一回事;同时,他们所具备的学习力和思考力可以弥补其不足的地方,让所具有的能力逐渐多元化起来。
此外,根据实践得知:守成性经验很难通过简单的学习和思考转化为开创性能力-除非有很多机会去实践和尝试。现在有一些以“孵化器”为商业模式的大型企业下属创新机构,在用全新的方式培养优秀人员的开创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人们逐步意识到,创新力从更严格的角度上看并非是一种容易获得的能力,而是必须通过“经验-学习力-思考力-打破经验”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闭环过程,才能逐步取得。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经验都不是高潜牛人的特质,经验仅仅是一个基础,但它不能塑造高潜牛人。
可为什么我们一直都认为经验很重要呢?
这是因为,工业时代中,各个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遵循线性模式。那时,已有经验具有较长时间的传承性和有效性-可以在很长时间内保持优势。比如一个要想生产出没有气泡的玻璃的秘诀和经验-其实就是“搅拌”,被掌握它的人保有了几百年,用它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因此,人们习惯成自然,认为经验是高潜牛人的特质。
这一状况在数字时代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个时代是以“数据信息快速传播”为商业的主要特质。能发挥作用的、一成不变的知识和经验越来越少,不符合原有认知框架的事物越来越多,信息保密也愈加困难。因此,往往是那些有能力面对巨大不确定性的企业,才能在激烈变化中取得成就。既有经验,从来都不是能战胜不确定性的武器-就好像守着树桩而期待兔子第二次撞上去一样。
这显然是错误的。这种错误具有极大的迷惑性,要特别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