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对象作为从业务过渡到IT过渡的桥梁和纽带,包括业务领域重要的人、事、物,向上承接业务架构中提取出的业务要素,向下推动应用架构中业务组件的设计,支撑业务组件聚合沉淀形成能力中心。业务对象应容易被业务理解,在业务领域范围内要独立、唯一、相对稳定,不应区分场景、状态及载体,其特征见表3.8。
表3.8 业务对象特征
序号 | 特征 | 说明 |
---|---|---|
1 | 业务对象有唯一身份标识信息 | 业务对象必须有身份标识信息,能区分不同业务对象 |
2 | 业务对象相对独立并有属性描述 | ①业务对象有描述自己某方面特征的属性 ②业务对象可独立存在,可获取,传输,使用,并发挥价值,而逻辑数据实体依赖于业务对象 ③即便随时间推移状态发生变化,业务对象也不会发生本质变化 ④有生命周期,有状态变化 ⑤可以与其他业务对象关联,但不是从属关系 |
3 | 业务对象可实例化 | 业务对象有具体实例存在,通常需明确owner、定义架构、标准度量监控,才能有效管理 |
4 | 不可或缺 | 业务领域运营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人、事、物、地信息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业务对象的确认包括梳理业务活动与业务单元、识别业务要素BI、整理候选业务对象、验证业务对象、确认业务对象5个步骤。以企业人才招聘业务活动的业务对象识别过程为例,见图3.16。
图3.16 人才招聘业务活动的业务对象识别
资料来源:华为数字化转型之道、红旗之道系列丛书之《一汽企业架构设计》等
在业务对象、业务活动、业务规则均确认后,可开展对业务构件元模型的设计。业务构件元模型包括业务构件、业务任务、业务数据三个要素。其中,业务构件作为业务架构中构件设计的关键,由业务活动组装而成,是对业务行为和业务数据的封装;业务任务由业务规则转换而来,是实现业务预想结果所必须执行的一系列动作,可固化为一段操作过程、一个具体的操作动作或一连串软件行为;业务数据由业务对象组成,是对业务对象状态以及业务任务执行过程与结果的描述。业务构件元模型是对架构核心概念要素的精准定义和统一语言描述,推动架构核心由知识层向行为层转换,在业务架构、信息架构、应用架构之间建立了更加直接的联系,业务构件元模型见图3.17。
图3.17 业务构件元模型
资料来源:华为数字化转型之道、聚合架构 面向数字生态的构件化企业架构等
重点行动举例:选择关键业务角色,映射业务活动,识别和映射输入输出等业务项,识别和映射业务对象,确定数据主人等。
核心方法举例:作业模式重构、场景化体验、平台化运营
关键输出举例:《数字场景业务活动清单》、《数字场景业务项清单》、《数字场景业务对象清单》、《数字场景对象映射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