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基于“战略架构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包括战略内容、战略过程、战略情境和战略思维,分别介绍如下:

第一,战略内容,即战略的产出物。本部分内容围绕BLM框架介绍了差距分析、战略意图、市场洞察、业务设计、关键任务、人才、正式组织、氛围与文化、领导力、价值观等内容。

第二,战略过程,即战略的产出过程,本部分内容基于战略管理过程介绍了战略规划、战略宣导、战略分解、战略执行与监控、战略评估与战略复盘等不同环节。

第三,战略情境,即组织情境、产业情境、国际情境(组织情景是指组织不同发展阶段,产业情景是指处于不同的产业,国际情景是指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本部分内容介绍了不同情境下战略内容和过程管理的差异。

第四,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浮现在战略理论之前的,本部分内容主要研究战略思维方式,即人的思维定势和思维运行的总和,不涉及战略思维意识、战略思维能力、战略思维水平等。

本书与市场同类书籍相比,笔者认为具有三个亮点:

1、BLM框架作为战略管理“3+1”的基础工具。著名战略管理学者陈明哲教授认为战略之道在于“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笔者认为,对于任何一家企业,工具的混乱一定会带来管理的混乱,因此本书提供一种统一的工具——BLM框架,而且不止在规划环节,同时还延伸到宣导、分解、执行与监控、评估等环节,避免工具混乱带来的管理混乱。

2、除了战略内容和战略过程,提出“战略情境”的概念,总结不同产业、组织和国际情境下战略管理的差异所在,包括创业公司和成熟公司、敏态企业和稳态企业、本土企业和全球企业等。从“情境”角度进行分类并回答千差万别的企业在战略管理方面的共性(同时还给出不同情境之下的战略管理案例),以及不同之处。

3、理论、方法与工具(模板)结合,不仅深入阐述BLM框架背后的理论基础、方法论,同时提供大量在实践中经过国内外咨询公司和领先企业验证的工具、模板、表格以及其他参考资料,读者稍加修改就可以应用于自己的企业,节约可观的咨询或培训费用。同时,本书还在第六章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战略管理体系构建案例,供读者参考。

而笔者上一本拙作《战略参谋》仍保留下来的三个特点是:第一,不排斥理论,这是笔者的坚信和坚持;第二,对概念的溯源,读者可以从本书找到双差分析、战略意图、业务设计等诸多概念的来龙去脉;第三,核心结论在书中以黑体表示。

关于本书书名,需要做以下说明:什么是战略架构师?谁是公司的战略架构师?本书认为战略架构师是一个角色,而非一个岗位;一言以蔽之,战略架构师就是构建公司战略管理体系的人,但这个人不一定是公司的战略副总裁,甚至也可能不是战略总监、战略经理。本书认为,如果他承担了构建公司战略管理体系,那么他就是公司的战略架构师,即使他只是普通的战略主管或者其他角色。

蔡春华

202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