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天下意识

驺衍还有一个“大九州说”,这个讲起来更牛!这套学问在战国时代,那真是语惊天人,如雷贯耳!司马迁在《史记》里就记载了这个内容,这里给大家引出来看一看:

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其术皆此类也。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始也滥耳。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其后不能行之。是以驺子重于齐;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撇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作主运。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於齐梁同乎哉!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司马迁列举了驺衍的著作,包括《终始》、《大圣》等,总共十余万言,但是,对他的总体评价,首先是“其语闳大不经”,也就是经常说大话,牛皮吹得很大很大,大到在经典里找不到记载。很奇怪的是,虽然驺衍说的事情很宏大、很荒谲离奇,但是“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他是从最小、最直观的地方给你进行推衍:比如讲五行生克,花盆里的土气是怎么被花木克掉的,江河水是怎么被堤坝沙土规范起来的……然后说到你命局里的五行是怎么相生相克的,哪年有灾哪年有难,说得很准……然后由这些小事情“推而大之,至于无垠”,这样就由不得你不信他这一套东西。可以这么说,驺衍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早期关于人生、社会、自然、宇宙的整体性学说。

在以驺衍为代表的阴阳家看来,“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你们儒家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你们所谓的中国很大、很不得了,其实,这仅仅只是天下九九八十一分中的一分而已。在驺衍看来,儒者的心量、器局、眼光还是狭窄短浅了。“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驺衍说大禹治水,划天下为九州,其实仅仅只是中国的范畴,叫做“赤县神州”。大禹所划定的九州,只是“赤县神州”里面的“内九州”而已,还算不上真正的九州。

大家要注意,中国古人动不动就称“天下九州”,那是觉得这个“九州”已经是全天下的范畴了,是天底下适合于人类居住的全部地方。那个时候没有现代交通,我们看中国版图的四周,东瀛汪洋大海,西隔雪域流沙,极北苦寒坚冰,南方炎焰毒热,这些都是当时不可能跨越的生存极限。在中国人看来,九州之外再也找不到人类居住的地方了,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天下文化”,考虑的都是全天下、全人类的整体性问题。

在今天全球伦理的背景之下,这个意义就非常重大了!因为现在全人类面临着很多整体性难题,包括人口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文明冲突问题、环境资源问题,等等。中华文化的天下意识,可以为这些困扰全人类现代难题,提供非常有价值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