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力的薪酬体系是对传统薪酬体系的一次革命。传统的薪酬体系过分强调员工过去的绩效,以及员工所在岗位在企业中的重要程度,而忽略了能够创造绩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员工胜任力。在这种新的体系中,支付薪酬的依据是员工拥有的胜任力,即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和动机/需要,薪酬增长取决于他们胜任力的提高和每一种新胜任力的获得。基于胜任力的薪酬体系实现了胜任力与报酬的匹配。
我们来看一下,传统的基于岗位定薪的薪酬体系和新的基于胜任力定薪的薪酬体系具体有何不同点?如表13-1所示。
表13-1 传统薪酬体系与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的区别
项目内容 | 基于岗位 | 基于能力 |
评价内容 | 报酬要素 | 能力水平 |
价值量化 | 岗位要素等级权重 | 能力等级 |
付薪的依据 | 分配用于反映标准薪酬结构的点数 | 认证和外部市场能力导向 |
薪酬结构 | 基于岗位的工作职责或市场 | 基于所开发的能力或市场 |
涨薪根据 | 晋升 | 新能力的开发 |
实施流程 | 岗位价值评估 | 能力分析和认证 |
员工关注 | 通过晋升职级获得涨薪 | 通过提升能力获得涨薪 |
优势 | 员工有明确的期望和晋升空间 成本容易估算和控制 | 鼓励员工持续学习、提升能力 灵活性 |
不足 | 职级体系的框架阻碍了员工希望晋升的期待 流程僵化缺少灵活性 | 人力成本不易估算和管控 能力体系的更新和认证需要实时进行,管理成本较大 |
适用企业类型 | 传统企业,业务变化不大,管理体系相对稳定 | 新兴企业、高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等管理扁平化、智力资本型的公司 |
应该说,基于胜任力的薪酬体系是一种新的薪酬管理的探索,从操作上还存在不少实际问题,我们来分析这种新的探索有哪些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