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会议的目的是通过自身反思、他人反馈,提升管理者和骨干的自我认知、推动团队协作、增强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按照对象不同,该会议又可以分为三个类别,分别针对领导和骨干、针对团队协作和针对团队建设,会议的开法各不相同。本书主要介绍针对领导和骨干的“裸心会”和针对团队协作的“鱼缸会议”。
除以上八类会议外,企业中还有一些其他类别的会议,考虑到会议频度、规范性以及必要程度,不列入以上八类会议中,包括部分信息沟通会议(如项目启动会、对接会、碰头会)、培训会议、外部会议(如业务会、发布会)、活动会议(如团建、年会)等等。
表1:“三一会议法”会议分类表(横页)
“三一会议法”会议分类表 | ||||||||||||
会议名称 | 会议目的 | 对参会人员的要求 | 参会人数 | 召集人 | 主持人重要性 | 对主持人的要求 | 记录人重要性 | 对参会者的要求 | 会议的主要功能 | 相关会议类型 | 会议特色 | 备注 |
上情下达沟通会 | 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解答下级相关问题 | 相关人员 | 不限制 | 上级领导 | 不重要 | 无 | 不重要 | 无 | 上下级间的信息通道 | 宣贯会、吹风会、表彰会等 | 一个声音 | |
下情上达沟通会 | 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征求上级意见、接受上级质询 | 相关人员 | 越少越好 | 均可 | 不重要 | 无 | 不重要 | 提前阅读会议材料 | 上下级间的信息通道 | 汇报会 | 汇报形式很重要 | |
专题讨论会 | 就复杂问题找出解决方案或就下一步工作达成共识 | 参会人必须发言 | 最好8人以内 | 均可 | 重要 | 熟悉会议主持程序、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对会议进程负责 | 重要 | 提前阅读会议材料、发言 | 思考和解决当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 协调会、讨论会、头脑风暴会、部门例会等 | 进程比结果重要 | 多数部门例会的核心议程是某问题的专题讨论 |
决策会 | 就重大问题明确提案、进行表决、确定下一步工作 | 参会人必须发言 | 不超过8个人 | 上级领导 | 重要 | 重要决策会由召集人兼任主持人,同时对会议进程和结果负责 | 重要 | 提前阅读会议材料、发言 | 对业务发展和组织发展的问题进行选择和决策 | 决策会 | 结果和进程同样重要 | |
务虚会 | 提出组织未来业务和组织发展的一些设想,形成团队共识 | 参会人必须发言 | 可以适当扩大,40人以内 | 上级领导 | 重要 | 熟悉会议主持程序、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对会议进程负责 | 重要 | 提前阅读会议材料、发言 | 思考和讨论未来业务发展和组织发展的问题 | 战略讨论会、务虚会等 | 有规则地务虚 | |
总结分享会 | 分享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包括典型问题、最佳实践等 | 无 | 越多越好 | 均可 | 重要 | 熟悉会议主持程序、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对会议进程负责 | 重要 | 提前阅读会议材料 | 针对内部信息不畅进行成功和失败经验分享,提高组织效率 | 总结会、项目复盘会等 | 越多人参加越好 | |
一对一会议 | 通过一对一对深入沟通,了解工作过程中事件的真实信息、贯彻落实目标责任机制、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风险因素 | 骨干下属 | 只有两个人参加 | 下属申请 | 不需要主持人 | 无 | 双方均应做会议记录 | 提前阅读会议材料 | 加深上下级间沟通和理解,培养骨干员工 | 一对一会议 | 1~1.5小时 | 建议由下属来掌控会议议程 |
反思反馈会 | 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升核心管理人员和骨干的反思能力、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 | 中高层及骨干 | 最好8人以内,可以适当扩大 | 上级领导 | 重要 | 熟悉会议主持程序、不需要专业能力、对会议进程负责 | 重要。部分敏感会议不需要记录人 | 无 | 让成员听到外部反馈,从而自我反省、加强内部信任和理解 | 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裸心会、鱼缸会议等 | 批评和自我批评 | |
说明1:以上会议是单一目的会议,企业中一些会议是多目的复合会议,不过,复合会议中往往有一个目的是核心目的,也应该遵循相关规则。 | ||||||||||||
说明2:信息沟通会议(如项目启动会、对接会、碰头会)、培训会议、外部会议(如业务会、公关会、发布会)、活动(如团建、年会)不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