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规模上,只要企业存在就要不停向上前进。区域品牌只不过是企业迈出的第一步,区域品牌不是企业的终极状态,区域品牌只有走出去才能充分沐浴和吸收更多、更大的阳光资源。
事实上,区域品牌并不少见,但少见的是始终停留在区域品牌又能生存较好的企业。众多的区域品牌因为没有走出去,红火不过三五年,活命不过十多年。在为这些企业惋惜的同时,我们通过探究走出去成为全国性品牌的区域品牌,从对比中折射出区域品牌走出去成为全国性品牌的五道生死命门。
一、战略命门
某种意义上说,区域品牌已经成为称霸一方的“地头龙”,企业走过了创业的初期阶段,利用捞到的第一桶金完成了基本的原始积累。成了区域品牌,企业的生存压力似乎已经消失。创业者及其创业团队已经成了企业开国元勋和功臣,大部分满足于现实开始小富即安,甚至不思进取。
没有了企图心就没有了企业战略思想的原始动力,没有战略的企业注定走不远。同时,也可以肯定地说,没有战略或战略企图心的区域品牌注定会在原地踏步中消失。
区域品牌只有拥有了战略及其战略企图,才能具备全局的思想。只有用全局的思维和眼光才能站在行业及行业未来高度明晰自身的过去、现状和未来。
诸多区域品牌走出去成为全国性品牌可能最缺少的就是战略,尽管拥有战略及战略企图心对于企业来说不是一件难事。但没有了战略及战略企图心对于区域品牌企业来说,就意味着缺少发现机会、把握机会的能力。如果一个区域品牌眼中没有了机会则注定会被淘汰。如方便面行业最先成长为区域品牌的几家企业,因为缺少了战略及战略企图心,满足现状,结果在产业发展和竞争中坐失良机,在诸多后来进入者冲出去的时候,自己却陷入生挣扎的境地。原因何在?
区域品牌只有从思想上突围,用战略眼光审视自己并判断未来才能走出困顿,迈进全国性品牌的大门。
二、产品命门
从产品的角度对比区域品牌和全国性品牌不难发现,区域品牌的产品在自己的地盘上,可以说做到了无可挑剔。但如果产品离开了自己的地盘,站在行业或同行业企业对比的角度却不难发现,这种在区域品牌企业里几近完美的产品显得太“小家碧玉”。
从满足消费需求的角度来看,面对更大的消费群体,区域品牌的产品,无论是从消费习惯、消费特性、消费层次与偏好上都很难满足。商品化时代是商品丰富的时代,消费者面对众多的同类产品,充分行使了自己的选择权。区域品牌如果对自己的产品孤芳自赏、感觉良好,用固有的产品面对新的消费群体,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消费者为你的产品“买单”。
从竞争的角度来看,当区域品牌走出去面临更多的挑战者和打压者时,你的产品会在对比中得到较量。这种较量的结果就是对你产品最好的评价。要想在别人的地盘上立得住脚,你必须比别人具有更多的优势,否则,凭什么让你从别人的锅里舀一碗粥。
现实中,部分区域品牌也多次试图突围,最终也都以失败而告终。从产品的角度看,
一是区域品牌的技术与生产能力还不能够生产出足够质量过硬的产品,产品离开自己的地盘经不起检验,更不用说竞争中的“折腾”。
二是产品的功能尚不能满足更多新消费群的需求,区域品牌对自己试图占领的市场缺少前瞻性消费研究,照搬照抄的产品明显没有产品力。
三是企业缺少标志性产品,如果区域品牌没有在行业内具有声誉的产品,不能为企业及企业的其他产品赢得声誉。
所以,区域品牌突围之前立足于更大范围的市场,推出具有快速成长能力的标志性产品才能实现迅速的攻城略地。
三、市场命门
区域品牌突围的主要表现是拥有更大、更多的市场。具备绝对数量的市场规模是区域品牌突围的第一步,如何迈出去并实现这一步对于区域品牌的突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决定性的。
1.区域市场规划
对于区域品牌而言,具备一定规模的市场数量,首先是个区域市场规划问题。只有通过对整体目标市场的规划,才能确定行动的步骤、路径。甚至说,区域品牌要想占有绝对市场数量规模,心中必须先装着版图及战略企图。围绕整体需要进入的目标市场,做出整体市场开发、运作规划,然后依据营销策略组合,逐步实施。
2.整体实施的策略
对于区域品牌来说,具备全国性的市场要过两道坎:
一是如何开发出全国性的市场,找到覆盖全国性市场的经销商也是一项巨大而又艰巨的工程。
二是开发出来的市场如何能够长治久安。大部分区域品牌,或许通过跑马圈地也能开发出来全国性市场,但让规模如此之大的市场持续、稳定发展却是众多区域品牌无法逾越的鸿沟。
现实中,诸多的区域品牌在市场大规模扩张之后,又在一夜之间回归原貌令人叹息。究竟如何解决区域品牌的市场扩张既能开出来又能守得住的难题呢?
确定整体市场战略布局,采取“蚕食式”的渗透性开发不失是一种较好的策略选择。通过整体规划和分批分期的开发实施步骤,在确保新市场开发成活率的同时提高新市场开发的效率。
3.市场运营策略
采取“以市场养市场”的市场运营策略。即围绕分区域建立战略性区域市场开展工作,然后以区域性战略市场为核心串起一定半径内的市场格局。这样,既能实现板块市场的稳定也能确保单个市场的稳定,同时实现板块与板块之间、市场与市场之间的互动和互补。为企业整体市场之间建立一道抵御竞争的防火墙。
诸多区域品牌,尽管也能建立起来覆盖全国的市场,但由于缺少市场战略和规划,依然在全国建立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单个市场,在遭受冲击和打击之时,区域市场之间、市场与市场之间相互独立,不能形成区域之间、市场之间的保护,最终肯定难以逃脱被单个击破、整体消亡的命运。
4.团队命门
区域品牌突围的实质上说就是企业团队的突围,区域品牌只有建立起足以支撑突围的团队,才有实现整体突围的可能。区域品牌总是在突围时对企业整体的运营系统修修补补,但真正开始突围时很多环节却是关键时刻“掉链子”。
建立企业战略决策和运营监控团队。区域品牌作为中小型的共性就是缺少独立正确的战略决策团队,企业有很多的想法,也有很多宏图大略,但这些东西如何变成清晰的、可以操作东西,是众多区域品牌的“短板”。就是说,区域品牌不仅需要战略,更需要明确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实施步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战略得以实现。同时,建立给战略配套的运营监控团队也是区域品牌突围的必要条件,否则,缺少坚定的立场也会导致区域品牌突围的“流产”。
建立基于战略突围的营销团队。区域品牌突围首先考验的是自己的营销团队。
现实中,区域品牌的营销团队面临突围时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素质性缺失。缺少站在行业及竞争的高度认识企业地突围,习惯于当顺民而缺少挑战能力,看眼前而忽视长远。甚至害怕或不愿意走出去。
二是技能性缺失。缺少驾驭更大范围市场的能力,习惯于单兵作战而不会也不愿团队合作。
三是缺少突围的营销领军的核心人物。成就区域品牌,营销的掌门人基本上已经完成一个阶段与时期的工作,而继续突围让区域品牌成为全国性品牌是一个战略性整体突破,这个时期,对营销的领军人物是一个质的考验。
四是缺少强有力营销主管队伍,区域品牌是基于基层市场运作的一线营销队伍,但突围在需要基层及一线执行运作人员,更需要能够“护住”区域市场的营销主管人员。
5.资源命门
区域品牌在一定的区域之内可以体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一旦走出去,自身很多限制性条件就会暴露。这也是诸多区域品牌不敢走出去或走不出去的根源。
不投入,不付出更大的投入,区域品牌绝不会有突围的成功。
市场范围扩大了,各种费用就会明显上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就会受到挑战,如果区域品牌继续按照做生意的经营思想对待突围,企业对突围时期的市场支持就会受到束缚。如果资源投入不足,企业不能承受收益方面的压力就很难走出去。
走出区域市场,会受到更多竞争对手的挑战与打压。企业必须咬着牙挺住。区域品牌就像河里的船,经历不了多大的风浪。全国性品牌就像大海里的船,必然会有惊天骇浪。
区域品牌突围,从资源投入的角度来看,资源投入与新的目标必须更匹配。要求企业必须结合自身资源的实际情况与承受能力,做出与突围进度相匹配的资源支持。
值得提醒的是,区域品牌是否能够突围成功绝不是取决于绝对量的资源拥有和绝对量的投入,而是看目标及实施与资源投入的匹配度。区域品牌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突围才是成功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