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陆,自从我的国内第一本5S专著《5S活动推行实务》于2000年面世,以及我的《6S管理实战》(2006年)、《无障碍推行5S》(2007年)的陆续出版,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了6S管理的重要性,国内企业选择推行5S(6S)的数量每年都在惊人地增长。3A公司成立至今已经辅导的近千家企业中,除了单独的6S项目外,在TPM项目、精益管理等项目中,6S都是必须彻底化的基础工作。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也有较大的提升。但是也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不足,许多企业还处于非常重视技术改造、重视设备的升级换代,却忽视现场管理或者不知道如何抓现场管理的状况。“一流的设备、二三流的产品”、“同样的问题重复发生”、“大小安全事故频发”仍然是许多企业领导层的心头之痛。如何提升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尤其是多年来低水平徘徊的现场管理水平,是企业强身健体、进一步强化企业竞争力必须研究与解决的问题。中国许多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现场管理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巨大,还在简单地认为产品质量问题多、现场混乱、不遵守操作规定等现象是一线员工素质差、责任心不强造成,还在把抓‘干净卫生、摆放整齐’、‘抓责任心’、‘抓质量意识教育’、‘加大处罚力度’等做为日常管理的重要手段。许多企业尽管投入了大量资金兴建厂房、设备升级换代、引进管理软件,但制造型企业生产管理的核心指标:提高准时交货率、缩短生产周期(L/T)、改善品质(减低不合格率、提升直通率)、控制营运成本、降低在製品数量、增大有效产出、安全状况等方面基本上没有多少变化。出了安全、质量事故,基本上以“工人违反操作规程”、“设备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等为理由,处罚了事,同样的、同类的安全事故、质量事故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生产管理、现场管理水平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管理层与一线员工对立严重,相互抱怨。
许多管理者经常批评工人不遵守规定,或者抱怨工人素质差,但我认为大部分情况下是管理者自己不清楚现场管理的核心理念:‘围绕着现场各岗位的工作,追求更快捷、更准确、更安全、更舒心的工作环境。’
如果以这样的理念指导现场管理工作,基层员工一定会非常乐意配合。那么如何实现上述了核心理念呢?我的回答是‘从大力推行6S开始吧’。国内已经有许多企业品尝到了6S管理的巨大好处。当然国内还有更多的企业需要借助6S管理打下基础,走向科学管理之路。
如果问我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推行6S?我的回答是: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推行6S。如果回答得还不清楚的话,那么对照下面的内容,当一个企业出现下面一条时,就要考虑非常认真地、大力地推行6S管理了。
■现场经常发生各种大大小小安全事件
■员工没有养成有规定按规定做的习惯
■许多物品、工具、材料等乱摆乱放
■许多人不重视细节管理(如设备点检、零配件管理等)
■管理者抱怨员工素质差
■经常抱怨设备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
■一线员工不满意现场状况,导致人员流动大
■管理者与现场员工对立严重,相互抱怨
■每次上级或者客户来厂时需要临时安排大扫除
■工作差错、质量问题多发
国内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员工自己动手维护现场的环境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更应该了解:‘干净卫生、摆放整齐’的状态无法逐年积累、更不能完全依靠变数很大的‘责任心’去保证工作不出错,不能再热衷于‘执行力’、‘质量意识’等虚幻的概念,问题对策表中不能再出现‘加强员工责任心教育’、‘加强员工质量意识’等空洞无效的对策,不能再抱怨‘工人素质差’,因为这么多年来企业经营管理层的这些‘抱怨’并没有让自己的企业强身健体。只有秉持科学的管理思想,逐年积累工作改善与创新达到更高水平,逐步提升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员工的智慧与潜能,国内企业才能真正做强。中国才能像德国、日本一样,走向制造强国。
1876年费城的世界博览会上,德国产品被总结为一句话:“价格便宜而质量低劣”。此后,德国工业界痛下决心,展开声势浩大的提高质量运动,历经几十年,终于“德国制造”由劣质产品的标志,一跃而为优质产品的标志。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21世纪的今天,世界的眼光已经聚焦在中国大陆。我们期待“中国制造”成为优质产品代名词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国内几乎每隔几年就有一些新潮的管理理念及培训方式冒出来,但听众如痴如醉、讲师激情四射、“表演家”式的大师级演讲过后,除了能解决一点肤浅的认识问题之外,又有多少知识能用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没有载体的理念就是空中搂阁。
6S是一种载体,能将“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转化为员工的行为、能让员工认识到科学的管理其实并不难。
6S是一种文化:重视细节的求实文化、做事到位的执行文化、不断改进的创新文化。
6S是一种工具:从定点、定容、定量开始,走向精益管理的一个流,材料与在制品快速流动。
本书以制造型企业各级管理者为对象而编著,不过其他类型的公司也可以做参考,事实上也有部分照片就来自于非传统制造型企业。管理理念是想通的,你永远可以从优秀企业中学到许多先进的理念。
3A咨询集团成立20周年,一路上虽有困难与困惑,但更多的是与客户一起成长的喜悦。
“谢谢你们,没有你们的辅导,我们不可能这么快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客户的赞扬永远是激励3A咨询集团全体同仁不断自我提升的源动力。
肖智军 2020年5月20 日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