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往往就是这么简单,学佛法也是如此,不管是禅宗、净土宗还是密宗,都是如此。
净土宗的实修,实际就是把净土五经的所有经文,通通化为一句佛号。《阿弥陀经》一开始就讲:“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从这里往西方去,要穿过十万亿佛土,那么远、那么神奇的地方,你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就可以去哦!其实,那么多的经典讲极乐世界的殊胜美妙,无非是一个目的,就是要让你对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几个字产生信愿。你真的对极乐净土产生强烈的信愿之后,当然就是信愿念佛。你从头到尾一门心思念下去,渐渐把所念的佛号打成了一片,你就能够得解脱,能够往生净土,就能从极乐世界里的一朵莲花中化生出来。这个就叫“花开见佛悟无生”。净土宗的实修就是这么简单的,通往真理的道路也是这么简单。
禅宗也是如此,那么多的灯录和公案,个个都是让你扫去心中的妄想执着,就是让你在念头上做功夫,让你在念头上体会一念生死是什么状况,要你体验这个东西。如果把这个东西找到了,那修行就简单了,所谓不修而修,修而不修。你一下子就明白为什么禅宗说“无修即是真修”,为什么祖师爷会说“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密宗也是如此啊!刚接触的时候看起来很复杂,这样灌顶、那样密咒,还要供养,还有仪轨,还有各种古怪神奇的本尊等等,要修的话真的是好复杂、好麻烦啊!但是,当你真正入门了,从有相密的低级阶段进入到无相密的高级修法时,比如修大圆满、大手印时,那就跟禅宗一样,没有那么多的花样了。
总之,最本质的东西都不复杂,关键就是要去做,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就是“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当然,我们现在学《易经》,是必须有一个由一无所知到越学越复杂的过程,需要对易学的整个体系有一个基本了解。如果我们经过了这个复杂的阶段之后,能够再化复杂为简单,在学习传统文化中能够越学越简单,那就了不起了。我们有些朋友问起问题来,往往越问越复杂,由一个小小的问题就引出一大堆不着边际的问题。这就证明他没有经过思考,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会学习的人,问题是越问越少的,最后只剩下一个根本问题。在这个根本问题上生起疑问来,然后一门心思寻求答案,按禅宗里的说法就是起了“疑情”。
现在的人参禅很难啊,难就难在大家起不了疑情,就是你众多的问题还没有归结到一个根本问题上。一个人如果真的生起了疑情,那他破参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只要你参破了疑情,解决了根本问题,其它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所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一定要学会简化,越简化就越会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