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只有更高的价格,才有更好的政策

某企业生产了一款包装好、品质也很不错的光瓶酒,定价58元。由于产品动销缓慢,企业怀疑产品定价高了,不断降低产品的指导零售价,结果产品不仅动销更难,反而引起广大终端客户的反感与抵触。

企业领导人找到我,希望我能力挽狂澜,帮忙挽救这个产品,因为该产品是企业定位的重点打造产品,就这样放弃略有不忍。

的确,这个产品是企业花费了不菲的精力与时间打造的一个精品产品,不仅包装好、品质不错,更可贵的是成本控制得非常好。

在沟通中发现,企业非常明白:只有保证产品包装好、品质不错、有充沛的空间,才更有利于市场运作。然而,企业却疏忽了自身品牌力所能支撑的价格带,以及消费还没有升级到这种主流价格带,最终导致产品动销缓慢。于是,企业希望通过降低销售价格来驱动产品动销。

面对如此情况,我做出了如下决定:

(1)制止企业频繁降价行为,根据产品性价比及消费者易于培养的价格带趋势,让其产品定位在38元。

(2)新产品的价格不是用来销售的,而是用于给产品“定位”的,新产品值不值钱,很大程度是由价格决定的。当给优质新产品标低价时,即使是优质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也已经不值钱了。

正因为如此,新产品定价通常遵循“高开低走”的原则。“高开”是为了给新产品定位,“低走”是为了让消费者“占便宜”。

当新产品价格“高开低走”时,就给市场创造了更多的政策,给了新产品更大的推力。

我们的市场观察结论是:在产业集中化之前,市场上价格最低的商品,通常是卖得最差的商品。极少有哪个品牌能靠最低价打开市场。当然,像格兰仕那样打出品牌后再打价格战的,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