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叫郭晓,经历比较曲折,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企业里面。一开始在银行系统,然后是快消品行业,珠江啤酒、青岛啤酒都待过,最后有几年时间就是咨询行业里面。
刚才很多老师讲的快销品营销我都是非常的熟悉,也感到很亲切。企业要很好地走下去,基础的工作肯定要做好的。刚才
所谓战略落地七步成诗:
第一,就是战略的要明晰,非常清晰的呈现出来,不能够仅仅停留在领导的脑子里面。
第二,是要宣贯,要让所有的员工比较准确的理解到企业的战略。
第三,建立用数字说话的文化。不能说就大概讲讲概念。
另外四个步骤就是PDCA,就是要有非常好的计划,特别是年度计划,要跟战略非常清晰的对接,D是强调在各个层面自上而下的执行能力。不能出现外行指挥内行,承接的人员也要有实战经验,也要有理论的提炼能力。C就是对战略执行的测量,说一个工作做的好不好,不只是在口头上,也不是在数字上,而要从市场一线去看,特别是快消品有一个问题,就是渠道是有很大的容量的,如果很多产品压在渠道里面,那么销售数据再好,也没有真正的代表经营的实际情况。A就是学习,最重要的是内部的最佳时间的交流。这就是七步成诗的战略落地执行。
回到今天这个会议的主题,我谈谈《互联网+的“变”与“不变”》,从不变来看,实际上企业的基础管理都是不变的,从今天上午到下午,各位老师的发言都强调了很多的不变,里面的理论体系和有方法论是延续的。在诱惑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企业还是要坚持基本经营管理,占很重要的分量。
首先,企业经营是什么?就是经营信心和效率,如果做的东西不能持之以恒,员工也没有信心。消费者也看不懂,合作伙伴也没有办法跟您很好的配合。
其次,运营的层面,不变的内容很多,就是要有战略管理的思维,做事要非常的认真,刚才张老师都讲到了,关于做事做人的东西,非常多的内容。很重要一点是业务的闭环,这是我想讲到的重要一点。互联网很快,大家都很浮躁,我们的消费者和顾客非常喜欢免费,如果企业仅仅是为了一些概念,按照这种顾客的一些需求做,很多的事情没有办法实现闭环,产生现金流,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很难维持下去。
再其次,是术的层面要不断改进。向互联网转型,数据分析要做得更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跟一些老师讨论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互联网+是什么概念?互联网的技术和应用发展得很快,我们不知不觉地处于一个新的世界。传统的企业对这个新世界有一些抵触,但是你没有办法。它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前一些天我开车,不小心车库里面碰了一下,就打保险公司的服务电话,服务电话很快转到区域的代表,区域代表简单问一下车的受损情况,有没有碰到人,损伤大不大,之后,叫我登录它的微信,然后从几个角度拍照片传上过去,他就不来做检查、定损了。保险公司就这样利用互联网创新业务流程了。
还有抄水表的变化。前几天打电话过来,让我们拿手机把水表拍一张照片传过给他们就行了,也不用来看了,自拍照片就从银行扣费了。所以互联网已经走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的理解,互联网最重要的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人对时间的感觉,对空间的感觉,已经完全不一样。感觉变了,一切都在变。从这一点延伸出来最主要的变化是什么?一个是信息对称了,从商业逻辑学看,靠什么赚钱?一个是信息不对称,买家永远没有卖家精,如果买家比卖家精的话,卖家就赚不到到钱了;另一个是垄断,当然国家或者市场管理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反垄断,垄断这一块我们不去延伸来谈。
还有一个很大变化就是速度非常快了。以前我们讲这一年我们怎么弄,对一些事情的回顾的话,半年一次一季度一次,现在每一个星期都要关注。有些企业利用互联网,已经做到动态管理。一个广告投出去,马上反映出来那个点击进来的客户有没有形成购买,客户的转化率是多少,客户转化以后购买了多少东西。是什么样的客户进来,他要往哪走,店面需要怎么调整,基本上同步调整广告页面,实现动态最优。如果按传统的做法,只是打上去一个广告放在那里,一个星期或者说一个月都不动,那样将是一个巨大的浪费。
还有一个变化是使远程协同成为可能。医疗的改革很多都是这种远程协同的体现,现在医生都是网上挂号。在这种情况下,顾客的行为模式也发生变化,就是碎片化、透明化,个性化、时尚化、娱乐化、去中介化、扁平化。为什么会时尚化,现在很多东西、任何时间,都能够知道这个世界上这一刻你感兴趣的东西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远方的变化在影响着此刻的购买决策。
客户和消费者都在发生变化,作为企业的话,要做什么?我认为这些东西肯定要去适应的,如免费、产品做极致,圈层。圈层就是细分客户,在这个圈子里说一个话,在另外一个圈子里面就不一定适用。还有平台合作,跨界、共享、非正式组织、大数据,所有这些我认为都要关注。如果不关注的话,肯定没有竞争力,也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讲这么多,但具体以一个企业,我们不太可能说一个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或者是创新性的刚刚起步的企业,要求他们按整个互联网的思维去做事,想的非常宏大,闭环就非常复杂。陈丹青讲的非常有意思,去他妈的,活下去最要紧。我们讨论互联网+的时候,可以沿着技术发展的方向思考,也可以沿着基于问题,基于现在的能力,基于客户价值的思路去思考。
下面用一点时间,就我所碰到的几个小小的案例,看看他们如何在互联网这样一个环境下,怎样设计他们的业务模式,怎么思考业务整合,怎样实现业务的优化。当然这都是一个点或者一个方面,他未必所有的企业都适用。
互联网+的大方向下,路究竟在哪里?我简单的归纳就是从“一对多”到“多对一”改变。所谓一对多的效率,做一个事情,可以在很多地方用得上,如做一款产品卖很多的地方,就是这个一对多的效率。未来的话,要在一的上面做更多的挖掘,让更多的系统围绕着一个点做,业务价值链围绕着客户做。因为现在客户的成本很高,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概念,作为消费品来讲,获得一个客户平均成本都在300—500元之间。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影响消费者的因素更多,影响经营的要素也更多,商业模式也更加复杂。在价值链的设计上,也要实现“多对一”,让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客户,为企业创造可衡量的价值,让每一个投入产出的闭环理小。
举个例子。“顺道天下”是一个O2O的平台,误机的时候跟他的总载有一个接触,公司在济南,发展很快。起步不是非常的宏大,也没有花费太多,系统开发大概花了三四千万,它的模式是这样的,大家可以看这个图,它首先的话开发一个平台,跟大众点评、美团差不多的,但是做起来不一样。首先,线下的商家拉进来是收费的,一年1000元,但收费是有回报的,有非常重要的保证,就是业务量大幅度的提升,大概有30%,为什么能让业务量提升呢?因为所有从平台进来的客户,都获得1:1金币的赠送,即你销消五百块送你五百金币。金币可以用来购买品牌知名度不高的商品。商品从哪来,是生产商用他们的产品置换这个在这个平台上的品牌推广的费用,作为广告推广。平台拿这些产品消耗金币,当然金币还可以在商城里购买其它商品。
由于跟线下的店家合作,它又可以组织很多推广的商业活动,这些商业活动没有场地费有,又省了场地成本,所以资源很好的整合起来。平台没有资金的压力,所以会做很多优的东西。同时的话,通过它的结算,有资金的沉淀,又可以做很多的资金方面的操作。平台上的商城销售的商品有价值优势,因为在淘宝上销售也是费用很高的,如“巨划算活动”,完全能够让有一定品牌的产品可以更优惠的价格销售。就种运作,推出不到半年,商户就达到4万家,今年可能突破10万家,未来目标可能超过40万家。你想,花三千万成本,这个成本的话如果说一家一千块钱4万客户的也有几千万,增加更多客户的话,这个平台就实现非常好的盈利。而且他们正在推动上市的计划。这个模式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所有的各个在上面参与的人很快实现价值。不能让人家说做了一二三,做了很多步,不断叠上去之后,只是付出,没有收获。消费者是没有耐心的,参加了进去的这些合作方也没有耐心。所以设计机制的话,大家都要很快获利。
还有一个例子,一家化妆品的企业,老板在前几年主要做线下的业务,业务徘徊不前进,11年的时候只有七千万的收入。之后进行模式的改变,模式改变完以后到12年的时候做到4个亿,13年7、8个亿,14年13个亿,15年估计会超过20个亿。它的模式是怎么样的呢?首先做电商,实际上是做客户入口。当然,他客户成本控制得很好,用非常严格的ROI控制,一旦流量引入不能达到销售目标,广告部门,市场部门马上找原因,调整流量引入的办法;第二就是客户的转化,它非常大胆,引入客户的话,首先求的是成交率,希望进来的这个人,能够大部分能够成交,那么成交的话,实际上成交额都不及他引入流量的费用,引入一个客户进来的话,可能花三百块钱,但是它这个客人进来以后,第一次购买不足一百块钱。但是它给定的成交率指标非常的高,奥妙就在这个地方,首先引入这个客户,它可以给很多优惠的条件,不付款可以货到付款,验货再收款,所以非常的宽松,第一步的销售建立基本的客户的信任,以后收集客户的基本的资料。有了这个资料以后,可进行二次销售。当然它可能过程有一个跟单的服务,因为这个销售过程里面,会有很好的话术是促进客户疯狂下单的,下单以后一清醒就可能不要了。设一个跟单服务的功能,与客户进行交流,确认它真正要这个货的,因为寄过去退回来的成本很高。他的业务模式的核心是顾客增值的第四部分,前面给顾客非常好的体验,以后就可以进行针对不同的客户进行电话销售。电话销售的话,我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就可以提高客单价,一千到两千,高的五六千。如果一次实现不了客户增值,还有很环节去挖掘客户。好的客户,又可以把它继续转化成微商,做更多的业务。这样一种模式会使它的客户利用效率非常的高,这就是所谓的多对一,进行多重的销售。
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销售,单单产品价值会在整个销售里面占的比例越来越低,实际上以后产品和服务结合在一起的,服务的价值的让渡越来越多,以服务为主的销售链条,不是渠道的概念,而是环的概念,是厂家、渠道、终端都是围绕我们的顾客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中间做好分工,一步一步的实现这个销售过程。
销售过程也要多走几步。从菜市场可以看到,小贩也懂得做顾客体验,也知道路多走几步。卖枸杞的,会帮着把叶子撸下来,这样顾客可能感谢动了,再买别的东西。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些利用微信圈进行授课这种模式。它首先给你讲课,可能有十讲,讲完九讲,第十讲就收钱了,试听觉得好的人得话,你会不断推动朋友圈子,在传播上覆盖上可以非常的广,这个免费讲的过程,可能已经扩散到有几万人了。最后的话,愿意付费的虽然只有1%,那收入也不错了。这多种模式都是围绕着顾客,做很多的事情,才能产生你的价值,而且要尽量小的闭环。所以我今天的演讲,用《多走几步》作为标题。作为传统的企业,面对互联网我们能够做的肯定会很多,这么多的东西,记住一点,把闭环做小,不断钻研,不断学习,多走几步,就肯定能够反握机会。要贴近顾客,了解顾客新的行为方式,就可以在新时代胜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