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管理者的本手、妙手、俗手

以下是2022年全国新高考一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我觉得挺新颖的,出得比较妙,对我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很有启发。

(1)新任管理者下手步骤要正确

作为刚上任的管理者,在做事的步骤方面,很容易走入类似“误区”——先追求“妙手”,结果出的是“俗手”。一个管理者刚上来,就要烧“三把火”,仿佛产生“亮点”,才是“政绩”,不“亮”不足以刷出“存在感”。但我认为新任管理者先要把业务的“基本盘”稳住,先确保基础的工作不出问题,再去求新求变。无论哪个部门,基础的运营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会影响到存量业务的运行、存量客户的体验,是属于本公司或本部门已经打下来的“江山”,也是一个公司、一个部门的核心价值体现,更是一个管理者安身立命的基础。所以,把基础的工作做扎实、做稳了,把团队稳住了,让他们有稳定质量的输出,再去广泛“外联”

你先把自己的团队建设好了,才能往外去“接活”。先看好自己的“地盘”,经营好了,再去看外部更大的“盘子”;只要你真的做得好,你的价值、影响是会自然“外溢”的,不用操之过急。

(2)根扎得深,才能伸向更高的天空

我之前特别喜欢看甄子丹的“叶问”系列电影,前后一连4部电影,我都去电影院看了。对于练咏春拳,你可以看到叶问的日常功夫练习是非常扎实的,一点都不放松;然后他在实战的场景中,才能急中生智,频出妙招。本手一定要练得熟、练得精,才能出“妙手”。“守正”做好了,才能“出奇”。厚积才能薄发。

“妙手”是需要有一定的土壤的,土壤足够丰厚、滋养,才能孕育出新苗,长出参天大树。大师只有根扎得足够深,汲取了足够的营养,才能直刺苍穹。根往下扎得有多深,才能伸向天空有多高。

(3)下手前,先抬头

很多时候,为了尽快出业绩、出成果,获得领导和周边的认可,管理者往往会提出一些新想法、新项目,去尽力争取资源。这无可厚非,因为每个新上任的管理者都需要有个Quick Win(快赢,即尽快有产出)。但提出这些新举措、新项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思考,是否这些只是短期的行为,只能“昙花一现”,或者只在局部有效,但对业务全局、公司全局不利的。

这就需要有全局视野,用长期主义去看待你要做的事情。我们看到很多管理者上台后,把前任管理者所做的事情都推到重来,新建一个体系,新兴若干项目,好像不打上我的新“标签”,不足以“立足”、“言功”。但这个新体系、新项目,也许对整个系统并没有提升和贡献,甚至留下了不少隐患,耗费资源却只是一种新的“折腾”,自己折腾自己,也折腾别人。这其实就是“俗手”,不考虑实际情况、历史情况,盲目上新项目,发起新工作,却没有真正深入去想这些事情是否应该做、值得做,而只是为了做而做。

建议新任管理者先了解本公司、本部门、周边部门的历史情况,了解公司全局业务痛点,思考本部门定位、价值、与周边的关系,结合前几任管理者过去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再去决定做什么,也许更能够找到准确的切入点。

我认为管理者有一项很重要的素养,就是平衡好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的关系,既能照顾短期,有短期成果,也能考虑长期,为长期打好基础。“本手”是根本、是根基,是创新、创造的基础;“妙手”是由本手延伸出来的,要做有把握的“妙手”、符合正确逻辑的“妙手”;避免“俗手”,“俗手”虽不能说是坏棋、错棋,但是属于耗费性、折腾性的举措,少做为宜,而且高手一看就知道你的水平了。关于HR新任管理者如何做好自身定位,顺利胜任新岗位工作、产出业绩获得认可的方法,在我的另一本著作《新任HR高管如何从0到1》中有详细的介绍,并有很多案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