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增强语言的意境感

商业文案不等同于文学作品,大多数时候需要简洁、有力、清晰地传递产品与销售信息。但有的时候,在售卖类奢侈品(或普通品类的高端产品)时,往往需要跳脱产品的物理属性与利益卖点,上升到精神价值层面。这时候对语言的拿捏就经常采用“留白艺术”,话不说透留三分,给受众以“对号入座”式的场景想象空间。

看李白《将进酒·君不见》中的一个金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如果单独成句,话里音:诗人畅怀,举杯邀月,豪情万丈,一副及时行乐、醉也无归的架势。话外音:酒友故交不少,知己一人难求;自问才高却功名不展,报国无门,只能寄情山水,借酒浇愁不说愁,告慰自己保持平常心。这个话外音联系下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就更清晰了。

我们并非语文老师,只想借此说明有时话不必言尽,功夫在诗外。

再看两条有点调子、引人思考的文案:

⑴经典是对经典的继承,经典是对经典的背叛。(梅赛德斯奔驰)

话外音:真正的经典是,既有传承的坚守,又有自我迭代与革新的勇气。

⑵所有梦境都发生在丽兹。(丽兹酒店)

话外音:睡得舒服只是基本需求,一个做好梦、做美梦的地方才是丽兹。

撰文后话:

韵律感、画面感、意境感,这就是唐诗和现代商业文案的相通之处。多读唐诗,或许可以让文字更洒脱、更脱俗。如果李白穿越到现代,估计也是一狂放派的文案高手?不过现代商业文案不仅是艺术创想,更是大数据分析与消费者行为学研究,文案人、策划人如若经常举杯邀月、对酒当歌,一旦频频饮酒过量,对创意勃发似乎还是弊大于利的。